下未定,朝野未平。
一切都如同棋盘一样,峰回路转,参悟不透。
北门关一战大捷的消息传到黎京时,已经是七日以后了。
过了卯时,已经大明,空百里无云,一片晴朗。
传信的七位士兵不远千里一路打马,他们飞速穿过了黎京城门。
他们的马背上放着几个包袱,都是千里之外驻守边疆将士们的家书。
身披战甲,跨着战马,掀起了半仗的尘土,风为他们洗去狼烟。
飒爽的英姿,威风赫赫。
首当其冲的将,身姿清肃。他单手驾马,一手高举着捷报书。
他们一路驰骋,从黎京外便齐声高呼着,从千里之外带来喜讯,声传百里,延绵不绝,“北境捷报!大黎铁骑踏平北域!”
“北境捷报!容珩世子威震一方!长公主巾帼不让须眉!”
听到喜讯的守城士兵威武的站在城门口,他们高举着手中的长枪,开始欢呼。
在城中挎篮采买的百姓,不禁轻颤着激动的内心,妇人们掩面而泣。
卖货的货郎们相拥高呼,喜极而泣。
捷讯传遍黎京的大街巷,传入了高门大户,守大门的厮急忙跑进院子里,第一时间向主人家禀报。
街上的行人听了捷报,尽管捷报再令他们振奋人心,他们也纷纷向别上靠去,为骑马奔腾的士兵们让开一条道。
士兵们马蹄擦火,一路飞奔,他们和百姓一起享受着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金碧辉煌的皇宫内。
祁修芾的龙案旁摆了一张书案,祁修芾正带着年幼的祁易朝一起上朝办公。
自从几年前,宫中只剩下祁修芾和祁易朝以后,祁修芾就把祁易朝时刻带在身边。
祁修芾看着祁易朝的吃喝住行,就连功课他也亲力亲为,祁修芾看顾祁易朝就像眼珠子一样,细心又严苛。
刚开始的时候,文武百官死都不同意祁修芾这样做。他们认为皇上这么做有失礼法,而且皇上这么做,完全是把三皇子当成太子来培养了。
三皇子祁易朝,可不是他们心中储君的人选。但是文武百官不同意也没用,祁修芾一意孤行,就一心一意的把心抛在了儿子身上。
连后宫都早已在皇后殡后空置了,为此文武百官三两头都谏言祁修芾要充盈后宫。
好巧不巧,刚好这捷报入京这的早朝。
祁修芾一边和文武百官商谈着国事,一边出声悉心教导着身穿明蓝夹袄的奶娃娃。
御史大夫洪顺上前一步,他一身迂腐,不怕死的一本正经谏言道:“皇室子息单薄,皇上几年不近女色,空置后宫嫔妃多年,是否不妥。”
坐在金殿上方,那身穿明黄色龙袍,神色淡然却睥睨一切的帝王祁修芾,他不悦的俯瞰着殿下的洪顺,神色不明。
有了洪顺带头,除了护国公几名武将和以外,其他文武百官一齐掀袍伏地。
大殿上一时之间就跪了一地人,他们只齐声道:“不求皇上立后宫之主,只求皇上充盈后宫!”
声音响彻金殿,让祁修芾不禁皱眉,就连坐在一旁椅上的祁易朝,都睁着浩瀚般的眼睛,他粉雕玉琢的脸上带着不解,他抬头望着身边的父皇。
祁修芾只淡淡的看了祁易朝一眼,以为吓着儿子了。他伸出大手抚着祁易朝的背,作安抚状。
祁修芾转眼就冷视着台下的文武百官,他刚想发作,就听见令外传来了急迫的盔甲声和脚踏声。
祁修芾抬眼望向殿外。
在殿外把守的六府司莆谦肃着脸,抚着腰间的刀,踏着大步,就进令。
莆谦穿过文武百官,他单膝跪地,对祁修芾拱手道:“启禀皇上,边疆传来捷报。”
祁修芾一听,立马激动的从龙椅上站起,瞬间忘记了刚刚的不悦。
文武百官听到捷讯,也有些情不自禁的抬起头闻声望着莆谦。
祁易朝见这阵仗,就下意识的从椅上跳下,聪敏的跑到祁修芾身边去,他软糯的伸出胖手牵上了祁修芾的大手。
守君如玉将华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