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说完,果然拔营撤军。刘邦伤重,却是性命无忧。此人果然无耻,待项羽拔营20里,命灌婴、北貉、燕人三队骁勇骑兵追击楚军,断其粮草辎重。
吃一堑长一智。汉王刘邦就是这样的人,他数次与项羽交锋,吃一次败仗就会成长一截。
如彭城大败,回到荥阳后就和张良分析了失败的原因,认为项羽能闪电般从齐国回师彭城,全是三万精兵的功劳。
三万精锐骑兵,日夜兼程,不用携带任何粮食、车辆、帐篷,轻装突袭,怎能不快。
而刘邦之所以失败,是完全没有意识到项羽会突然出现,超出常规行军速度好几倍。
这就是骑兵的优势,速度快。若是步兵,那就惨了,一天不能回到彭城,就必须携带帐篷、粮草,让后勤兵跟随行军。
在春秋以前,大规模行军,军马是用来牵拉攻击型战车的,运载辎重的车辆则是用牛来牵拉。
即便是赵武灵王学胡服骑射,淘汰了车战。可拉行军时后勤保障车辆依旧是牛车,为何用牛车?因为牛速度慢,力气大,耐力更久。
同时,后勤部的人不属于战斗序列,多由年老之人冲当。他们也走不快,也不能走太快木头车,木头车轮,没有轮胎,载重走在土路上歪歪扭扭的很容易散架,使用牛车速度刚好。
「汉王遂入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
刘邦趁项羽攻齐,引五十六万诸侯联军攻入彭城。算准项羽数日不能回,这才敢置酒高会。
他计算的没错,几方五十六万大军,项羽最少也要带十万人才敢回彭城。
十万人行军,一天能走几里地?从城阳回到彭城最少也要十天半月。
可他算错了项羽只带了三万骑兵,粮食什么的都没有携带,连夜出发,轻骑而回,快如闪电。
「项王闻之,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至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
城阳今青岛至彭城徐州500多里,大规模行军一日绝对无法到达,其必然要吃饭和夜宿,后勤辎重车辆也要带上。这拉粮食、营帐、锅灶等物资的牛车是走不快的,一天走50里都费劲。
这些个,项羽当然想到也考虑到了,他选出的三万精兵,应该是军中所有的骑兵了。
夜行500里,期间不用吃饭。在早晨就到了彭城,连夜赶路500里,饿着肚子以疲兵姿态三万对五十六万,从早晨杀到中午,大破汉军。
汉军五十多万,被先斩十余万,再斩十余万,剩下三十万就被冲散了。
彭城之战,项羽以少胜多的因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一点还是三万精骑兵的速度,夜行500里可谓是创造了奇迹。
刘邦看到了这一点,逃回荥阳后,便以灌婴为主将,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建设了属于汉军的骑兵队。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成功的将楚军骑兵挡在荥阳城东,不得西进「乃拜灌婴为中大夫令,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将骑兵击楚骑于荥阳东,大破之,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再者,前番刘邦偷袭项羽,被范简4000游击队打散了30万大军。
他也吸收了这游击战方法,灌婴、北貉、燕人三队骑兵追击,一样是专门破坏楚军的后勤辎重。
这是要报仇,要以牙还牙。
结果,项悍被杀的大败。
没办法,貉族、燕人的骑兵速度快,冲上来猛的叮一口,等楚军战斗部反应过来,人家已经跑了。
做为可怕的还是,粮食被裹了油的火箭射中,噼里啪啦的就烧了起来,拉帐篷的辎重牛车更是烧的猛烈。
上面还有不少的竹竿子,木头,更有点灯的油,烧起来基本没法扑灭。
粮食、帐篷都没了,二十万大军没吃没喝怎么办?
没有人家的轻骑兵灵活,打的过却追不上,而且还不敢追。
若是派骑兵去追燕人,另一个方向的灌婴和貉族就会回来搅和。
最终楚军四散奔逃,被汉营的三队骑兵横冲直撞的追杀,还有怕死投降的,损失十几万人,最终逃回固陵城的只剩下了几万。
大楚王朝之我给霸王当谋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