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知道我想要封王?魏国、代国、赵国,都是我打下来的,你见我向汉王讨封了吗?”
“因为你不敢,曹参、灌婴在,你自立之心若是露出,其二人必杀你。”
范简一下就点中了韩信的要害。使韩信哑然,闭口不语。
在范简所知的历史中,韩信攻下齐国之后,蒯彻三番五次劝韩信自立齐王,韩信都没有答应。直到汉王刘邦要他出兵围攻项羽时,才抓住机会向汉王讨要“假齐王”,刘邦听到后大怒,还是张良劝说,才不得已封了韩信为真齐王。
得知韩信被封齐王,项羽派龙且、项它攻打韩信,被韩信使用水攻淹死了龙且。项羽得知龙且死,大恐,遣武涉出使齐国劝韩信自立,从而三分天下。
武涉向韩信分析了天下形势,曰:“之前有暴秦为天下共同的敌人,所有的势力才能结成联盟。秦灭,裂土割地封赏功臣而王之,以休士卒。
今,汉王又兴兵侵夺他人的封地,已破三秦,引兵出关,不尽吞天下不罢休。
汉王被项王抓住数次,是项王可怜他才让其活命。然而其逃脱后,接连背约,再次攻击项王,这样的人是不能相信的。
今天你韩信虽然与汉王有深厚的交情,为其尽力用兵,到最后必将为其所忌惮而杀之。你现在之所以能活着,是因为有项王这个敌人在。
当今,楚汉二王相争,砝码已在足下手中,投汉则汉王胜,投楚则楚王胜。
足下与项王有故,知道项王为人,反汉连楚,得天下后与楚王共分天下。这才是最为明智之举。”
韩信谢绝了武涉的好意,等楚使武涉走后,蒯彻也劝说韩信,要他谁也不帮而是自立,和楚汉三足鼎立。
剻彻对韩信说:“臣观君之面相,最多也就是封个侯,还有危险;看君上的后背,却是又贵不可言。”
韩信道:“说清楚点儿。”
剻彻道:“天下大乱始于亡秦。今天楚汉分争,又使天下人肝胆涂地、骨骸暴于荒野。
楚,西进之路被西边的大山挡住;
汉,有数十万之众,据山川地利之险,连番征战却未得尺寸之功。
这楚汉都被困住了,正是君上的大好时机,咱谁也不帮,与其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这样一来,三方谁也不敢先动了。
以足下的能力,据强齐,从赵、燕,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未必没有争天下的资本。
盖闻‘天与弗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希望足下深思熟虑,想好了再做决定。”
韩信说:“汉王待我不薄,我岂能忘恩负义乎!”
蒯生说:“之前常山王张耳、成安君陈余为布衣时,两人是刎颈之交;后来因为张黡、陈泽之事发生争执,断了交情。在泜水之南,陈余还不是被张耳杀了。
这信义是最不靠谱的,你对汉王讲忠义,人家可不一定会相信你。
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兽尽而猎狗烹。
再说忠信义气,你和汉王的交情,能比的上张耳陈余吗?他们都落了那样的下场,你能好到哪里去?
‘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
君上现在势大,投楚人家不会信你,归汉人家惧你。
你现在的处境是非常危险的,还是自立最合适。”
韩信知道蒯彻的好意,向他道谢:“先生暂且不要说了,让我仔细的想想。”
过了几天蒯彻又去找韩信,还是那套词,“用耳朵听听,是时候了;用心想想,机会来了。时、机都来了,你要是不抓住就会有危险了。
缺乏决断,犹犹豫豫的,计较毫厘的小事,会失去天下之大数的。
功德,难成而易败;时机,难得而易失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韩信还是犹豫,忍不下心来背叛汉王。又自以为功劳多,汉王应该不会夺了他的齐王。便谢过蒯彻,没有听他的。蒯彻因此离韩信而去。
以上,是韩信得齐地之后发生的事。
现在的韩信还在赵国,呆在巨鹿城内。但是最近他非常的不爽,也有点心灰意冷。
大楚王朝之我给霸王当谋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