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云头大,满头雾水,结结巴巴的说道:“什么大计划?”
“目前还不清楚,只看出了一点点的端倪。”
范简道:“秦末天下大乱,陈胜王先举兵起义反秦,虽然声势浩大,但强秦岂是那么容易就被灭的吗?
奇怪的是,在陈胜打起反秦旗号时,整个东六国瞬间就沸腾了,六国国君之后纷纷复国。其中魏国也不例外,陈王的先锋大将周市为为国人,陈王派他夺取魏国的土地,成功夺取魏地之后,陈王便要立周氏为魏王。周氏不敢,执意把魏咎给接了回去立为魏王。
此时,咱们就不能单纯幼稚的认为陈胜就是一个农民了,他不是农民。看看他分兵派将就能看出端倪,以魏人周氏攻打魏地,打下来后立刻为魏国复国。
单独看这个行为还不算太奇怪,可联系上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前,东郡落陨石事件,就能看出问题了。
秦始皇出发前,东郡落下一块陨石,上面有刻字‘始皇死而地分’,之后又遇到一个拦路送玉璧的人,留下了‘今年祖龙死’的话后瞬间消失。
这两件事都和谶语有关,而且都应验了。首先是秦始皇这次出巡半道就生病了,急急忙忙的往回赶,可还是没到家就死在了外面,跟着伺候秦始皇的人有赵高,还有小儿子胡亥。
重点是,这次出行前,是胡亥主动要求跟着去的,以前没有过。
在这之前,秦始皇派去东海寻仙人的卢生回来送给秦始皇的仙书上有谶语‘亡秦者,胡也’。秦始皇以为是胡人,就派蒙恬去打匈奴了。
后来卢生和侯生在背地里说秦始皇的坏话,导致秦始皇焚书坑儒,大公子扶苏直谏,扶苏被赶出咸阳去蒙恬的军中做了监军。
秦始皇死在外面,李斯、赵高、胡亥为免引发大乱,便隐瞒始皇崩逝的消息。为何隐瞒?也很简单,因为秦始皇还没有立太子,二十多皇子要是知道父皇死在了外面,肯定会把宫廷掀翻的。
消息隐瞒,赵高和胡亥则是诈始皇遗诏,立了胡亥为帝,并矫诏赐死扶苏和大将蒙恬......”
这些事,范简之前和义帝熊心说过,现在又说给了吕云。
吕云这人本来就是企业家,脑瓜子里全都是弯弯绕,很快就抓住了重点,眼睛一亮,“你是说,扶苏是假死?”
扶苏见到遗诏后立刻就决定自杀,蒙恬发现其中有诈,劝阻扶苏慢点死。但扶苏不听,干脆利落的自裁赴死。
扶苏是什么人?扶苏素有贤名,有品德,有智慧,更有头脑,一个打仗的将军都发现了蹊跷他能发现不了?
而后,陈胜在大泽乡起义,口中喊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他打的旗帜却是公子扶苏和武信君的,这两位可不是每种的老百姓,而是非常有种的贵族。
吕云眼珠子快速的转动了起来,结合刚才范简和薄姬的事件,他嘿嘿笑道:“我知道了,你是想说,扶苏并不是秦始皇的亲生儿子对不对?”
扶苏都多大岁数了,秦始皇也喜欢他,可就是一直没有明确他太子的身份,一直到死都没有。这不单单是因为秦始皇以为自己可以长生不老,而是另有原因。
当他在最后一次出行时突然病重,往回赶,赶了半年才死。这半年中,他有大把的时间立太子,可他就是没有,到咽下最后一口气都没有立太子。
秦始皇是傻还是笨?不傻也不笨,当然知道不立太子,他死后会造成皇室大乱。就连李斯、赵高都知道,他能不知道?
那么为什么没有留下遗诏?
这个就要从扶苏的身份说起,在战国末期,出现两位纵横乾坤的人物:苏秦和张仪。
两人同为鬼谷子门下学生,苏秦游走东六国行“合纵术”,张仪帮助秦国行“连横术”。
战国七雄,秦国独在西,东边中原六国南北纵列,就像一个扇面。古人以南北曰纵向,东西曰横向。
苏秦的“合纵术”就是游说东六国结成联盟共同抵抗强秦。
张仪的“连横术”是让秦国远交近攻,逐一攻破。
当时距离秦国最远的自然是楚国、齐国了,秦国远交楚国,近攻魏国、韩国、赵国。
大楚王朝之我给霸王当谋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