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曾经的历史不同,苏共没有彻底倒台的直接后果,就是西俄作为苏联遗产继承人的法理并没有那么不可动摇。在后续的各加盟国谈判中,西俄想要组建独联体的计划都没有成功,可见这个“大毛”的位置,西俄做的并不稳。
而在搁置谈判的领域里,苏联的太空遗产显然是比较受瞩目的一块。
没错,格洛纳斯的控制中心都在俄罗斯境内,但明斯克航天局也一样收拢了不少苏联的太空资源。控制中心什么的,真的没什么秘密可言。
现在格洛纳斯系统被西俄掌握,那是明斯克航天局没有需求,西俄其实也把格洛纳斯看成是一种负担,并不愿意继续投入进去。
明斯克航天局如果站出来和西俄争夺苏联的太空遗产,这糊涂账还有的打呢。
“格洛纳斯系统的技术我们可以留下,但利用它们现在的基础组网,我并不赞成。”
戴忠山虽然不清楚这些内幕,但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格洛纳斯唯一有价值的就是它前后发射了三十颗卫星积累下来的技术数据,现在剩下这九颗星随时可以受到俄罗斯地面站的控制。我们如果以此为基础组网,就相当于把自己家的孩子,送到了绑匪窝里去接生。西俄地面站只需要更改几个参数,我们后续组网的精度就完全无法保证,这是不能接受的!”
戴忠山一语惊醒梦中人,胡文海也意识到自己这是太过于依赖捷径了。当即点头道:“没错,这确实是最大的问题。我们的北斗应该是绝对可控的,这种受别人控制的情况,绝不能发生。”
胡文海自己也不是全知全能的圣人,但他至少可以做到知错能改。利用现有的格洛纳斯卫星组网确实很有吸引力,现成的方案和已经完成大半部分的组网,只要再发射五到六颗卫星就能覆盖亚洲地区的应用,显然比自己从头摸索要快的多。
然而事情毕竟在起变化,进入九十年代之后,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解决有没有,更要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十年代,我们从国外进口大量的淘汰工业产能。成套的钢铁、大化工设备进来,造不如买也可以理解。但在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就要解决可持续发展、不能让人随意卡脖子了。
这时候不仅要买,而且要造。因为只有你能造了,买的时候才能不吃亏,才能买的到。等到再过十年,就是既然我能造,凭什么还买你的?
胡文海的思路一时没有转过来,其实倒也可以理解。人的认识是个线性发展的过程,只要不拒绝改变,能够意识到情况发生的变化就好,毕竟谁也不是道德完人。
“好,那我们就自己造。”
“格洛纳斯的技术资料我来想办法,如果以苏联的二代组网技术为基础,我们的北斗……”
“北斗如果从二代技术开始发展,我看明年先发射两颗验证星,然后十年发射十颗功能星,争取在2007年,实现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功能覆盖。由于我们在半导体方面的优势,我认为北斗功能星实现在轨十年使用寿命是可能的。即使在2007年以后,我们也可以继续打更多的卫星上去,将北斗的定位精度继续提高。”
戴忠山哈哈一笑,忽然想到了胡文海最开始拿出来那个数字。
“我看北斗组网最后完全可以形成在网三十六颗,备份颗,地面备份颗的规模。”
“由于GPS系统的先天缺陷,到2017年我们的北斗精度绝对比GPS要更高,达到亚米级定位都是可以的,而且可靠性显然就更没得比了。”
“好家伙,戴老您这是一点亏都不想吃啊!”
胡文海最开始扔出来五十颗星的计划,说明他肯定是做了五十颗星的预算。做项目从来只有担心钱不够用的,哪有把钱往外推的?戴忠山手上的算盘打的哗啦啦直响,到嘴边的肉是绝对不能松口的!
“行,那就照戴老你说的方案来。”胡文海也不差这点钱,干脆痛快的点头道:“20年,打五十四颗北斗上天,我给你们的预算是一百亿,这个数字能不能做到?”
“一百亿?采用格洛纳斯的成熟技术,我们完全可以批量生产……”
帝国重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