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时间长了,随着朱中安知识的增长,朱中安发觉了一些门道。写书的人,要是歌功颂德,过头也是没关系的。“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庆四海,四海来贡。”从来没有人去核对过邦畿是否真有千里,也没有人去搞清“四海”是否都来朝贡。但是,写书的人要是揭露和批评这个社会,那就有风险了。当刘禹锡因为讽刺那些攀高结贵、投机取巧的官员,而写下“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时,立即被排挤出长安。十四年后,当他再次写出“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他又再次招贬逐。原因就在于他不但实话,而且了批评的话,这就和社会风尚格格不入了,这个专制社会习惯扼杀一切反对派的声音。如果刘禹锡因为因咏桃诗而再度遭贬的话,那还是因为讥笑了讽刺那些攀附亲贵的中级官员,一旦被认为对高级政治集团有所不利的文字,那种打击就加码了,那种残酷的程度,令人发指。陈鹏年一句“代谢已怜金气尽”,被人告发“金”是大清入关前的国号,被逮捕关押。徐骏一句“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立即被就地正法,罪名是“拥明反清”。胡宗藻的“一把心肠论浊清”,让他掉了脑袋。这么一来,让朱中安吓出一身汗来。再细看历史,因使用文字“不当”而被牵连的人数多的简直无法计算,所以,人一定得谨慎心些,尤其像朱中安这种身份的人。人贵有自知之明。好,让朱中安来谈谈两位少爷。
论年纪,铁忠是略大些,但是实际上,铁良才是真正的大少爷。铁良是铁老爷的元配夫人那祺氏所生,而铁忠是那祺氏陪嫁丫环所生,严格讲也算是庶出的。以后,铁老爷的正二品总兵之职也是由铁良世袭。铁良不但相貌堂堂,而且为人正直。铁忠就不像,话不像了。兄弟俩表面看起来差不多,仔细一点还是有很多区别的。铁良对朱中安很好,这也是铁老爷感到欣慰的。铁良这么做,不是为了讨好父亲,而是因为,他知道朱中安娘是个好人。他更知道,朱中安娘不仅在身形言举上和他的亲生母亲那祺氏相似,而且脾气性格也十分相近。形似,神更似。他理解父亲,感激父亲,也感激朱中安娘。他知道朱中安娘给铁老爷带来了很多安慰,很多喜悦,很多甜蜜。他知道,在父亲的眼里,朱中安娘就是过世多年的那祺氏的影子,为此,他非但不怪父亲,反而被父亲的似水柔情感动。他不但真诚地祝贺他们,而且像一个大哥哥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朱中安,照顾朱中安,保护朱中安。他经常不厌其烦地回答朱中安那些奇怪的问题,还引导朱中安好好学习,向上。他的这些作法使得铁老爷十分高兴,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真的,有了他们母子俩,他们父子俩更加贴心,更加信任了。为此,他们对他们母子俩也更加关爱了。朱中安最佩服的是铁良的人品。
他不虚假,非常真诚。好就是好,错就是错。朱中安做错事,他照样责骂朱中安,照样给朱中安做规矩。也使朱中安开始懂事和不断改正缺点。不过,最使朱中安感动的是他也肯向朱中安透露心中的秘密。一次,他一本正经对朱中安,他非常想朱中安娘也能抱抱他,亲亲他。朱中安告诉朱中安娘后,娘哭了。最后,娘还是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但在朱中安心里,他已经把铁良看成自己的真正的兄长。铁良告诉朱中安,做人一定要正直,他区别正直不正直其实就是两点:一是“拔刀直向更强者”,就是,遇事不要向弱者示威,而是和强者较劲,这样一来,你就不会藏藏匿匿,你就会尽力突破自己二是不要随大流,不要因为你是少数而改变事实和自己。坚持正确的,不轻言放弃。然而,一旦发觉自己错了,不管人数众多,也要改正。他汉人就是缺乏正直,汉人中正直的人很少,如果一定要有个比例,那就是百分之一。大多数汉人是相信“胜者王侯败者寇”的,他们没有一个固定标准,他们太现实。他们还有一个理论,只要是多数人同意的,就是真理。“罪不罚众”,“不犯众怒”。明明是鹿,大家都是马,就是马,就是马鹿。又比如嘴上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是在大多数汉人身上是做不到的,因此,你可以理解为他们事实上是提倡“宁为瓦全,不为玉碎”的。而且,起来还一套一套的。
穿越体验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