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来自于大自然,而非现代建筑。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返身原始的呼唤,可以让我们疲累已久的身心再度重生洗涤。阳光、晴空和微风让人混身舒畅森林、山岳、海洋使人胸襟顿开。和达尔文一类西方的政治精英以大自然的征服者雄居不同,中国的士人更把自己看成是大自然之子,重回自然就像婴儿重回慈母的怀抱本属自然。然而中国的迁客骚人,寄情于山水往往出于无奈。更多的像被逐出政治舞台的演员,似乎只有大自然才能安抚其不平衡的心灵,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尽情宣泄自己受到的那些不公正的对待。在门山上,大自然的雄壮更使人深信,在这里,一切的烦恼、忧郁和苦闷都可以烟消云散,人们可以在这里从中找到适合医治各自心灵创赡奇药良方,重新快乐起来!向周朴告别,继续上行就到了门山寺,众人一眼就看到了古寺门楣上刻影门仙山”四个大字,大门两边的对联是:“外有不夜,山上无山山独尊”,笔法狂野,不知那位高人所写。古寺的建筑,外观看上去十分讲究,飞檐翘角,雕龙画凤,非常有特点。门口有块石碑,上面记叙了门山寺的历史。门山寺最早建于唐代,又称云钵庵、灵泉院、嵩梁堂,明代时,因择址不当而屡遭风摧又常遭水荒,才将门山寺从东部山顶迁移至此。据碑刻记载,自清乾隆至今,门山寺共修葺过六次。令人费解的是,来这里进香拜佛信徒很多。可一路上,黎慕军他们并没看见有人上山,带着迷惑,众人跨进了寺庙的大门。进门即为大佛殿,信徒们在蒲团上跪拜磕头,各自祈祷,非常地虔诚。进口处有僧人在善缘簿处接受施主香客的捐助。
黎慕军打开了善缘簿,仔细地看了看其中的内容,湘鄂川黔各地的信徒都有,有捐十文,二十文的,也有捐赠十块,二十块,看来主要是量力而行,贵在心诚吧。黎慕军决定捐赠五十元,他在善缘簿里工整地写下了自己的姓名,僧人合手致谢。大佛殿后,还有个韦驮佛像,他是佛教的守护神,穿武将服,执金刚杵,威风凛凛。也许佛教对后门看管的特别严吧。出门是山堂,有僧人在供应香烛,两边是耳房,地上有一个大化钱炉和一个宝缸,这里香火缭绕。走上台阶,两边有石钟石鼓,再向前就是观音堂。观音本应译音为观世音,因唐人避“世”字讳,略称观音。佛经此菩萨为了广化众生,示现种种形象,名为“普门示现”。在中国文化渗透下,观音菩萨已经嬗变为繁衍子孙的生殖神,许多人匍匐在非男非女相的送子观世音面前,他们的要求和祈求是明摆的。在中国,可以不知道释迦佛陀,可没人不知观音菩萨的。
国饶喜实惠的性,就是在虔诚宗教同时也同样表示得这么淋漓尽致。最后一栋是祖师殿,一座七级石塔依在殿后。祖师殿是门山寺的主殿,山堂也更宽广。不过,门山寺的格局,可佐证门山本有佛道一体的先例,而永定城内的普光禅寺则是佛儒道合流的典型。在这个地区,儒道佛之间的相互依存和揉合,远胜于儒道佛三教之间的排斥和冲突。这些到祖师殿朝圣拜佛的香客,从早晨一直排到晚上,人近人出,络绎不绝,晨钟暮鼓,不绝于耳,忙的僧尼们一到晚不的休息,有时还要通宵达旦。祖师殿在这里,还有特殊的意义。门山的奇特景观,除门山洞外,从明清以来,文人例举了十六峰又十六洞。门山的十六峰是高远峰、玉壶峰、丹灶峰等。
十六洞为泥洞、蛇洞、龟洞、祖师洞、玉皇洞、鬼谷洞、求儿洞等。至于祖师洞,书与民间都的很神、很奇,也很玄乎。据,门山寺是建在泥洞、蛇洞与龟洞上面的,这三座洞与祖师洞相通而又相连,洞内据称有大蟒蛇与各种精怪,如没有祖师菩萨坐殿“镇坛”,除飞沙走石、屋倒瓦飞外,各种精怪就会出来兴风作浪,甚至伤人。
穿越体验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