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员竟然一个没有死亡!上天没有眷顾谁的意思,能有这样结果,兵们心知肚明,几百名真正伤重难治的兄弟,都带着一捆捆手榴弹,留在了太仓到昆山的树林里,他们才是最好的军人,用生命悍卫荣誉。
也正是他们的决绝,鬼子也被打怕了,不愿意付出更大伤亡,在树林里攻击才没那么快,他们为团里力量得以保存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否则以鬼子一个师团兵力,补充团早被啃的骨头渣都不剩。
鬼子陆军胆大的很,十师团未按时到达昆山,贻误战机,对司令部回电是:遇精锐德械师,我部伤亡4062人,全歼这支中国军队。
天渐渐亮了起来。
李远从楼梯下到一楼,轻轻将门栓取下,楼上杨平从窗口观察着街道,用脚在木质楼板上轻点两下,听着传来邦邦两声,李远打开一楼的门,探出头望望外边有没有行人,出门后又把门关上。
前面是个小巷,穿过小巷来到大街上,急速在大街上穿街过巷。
昆山现在已经被日军占领,为了生存老百姓还是得到处奔波。冬日的阳光漫漫洒在人的身上,并不能使人感到有更多的暖意。
李远现在穿着灰色西装,迈着军人特有的步伐,这改不了;警惕的四周打量,避开鬼子巡逻队。
转出大街,闪身进到一条小街,街上行人很少,临街的一些商铺,卖布匹,中药,油盐酱醋等。
路边一个放下挑着一担子菜的农夫模样的人,大冬天就一点萝卜、莲花白菜、红薯等顾客上来挑选。
鬼子占领昆山的时间并不长,还没有组织起大规模的汉奸维持会,特高课正在从东北大量调集人手过来。
只要不遇上鬼子的巡逻队,基本上还算安全。
今天是李远跟军政部留守人员联络的日子。
李远三天来一次,已经熟门熟路的,由于经常到这里来,远远看见华昌商贸公司的铺子,放慢了脚步四下观察周围的情况。
看一看是不是有什么异常情况没有,这次过来,李远提前了一个小时。
转角处路边一个擦皮鞋的摊子,这是一个留守外围人员,一切正常,李远停在这里。
华昌商贸公司就在前面。一栋三层高的老公式木质建筑。在大门正上方,挂着华昌商贸公司几个大字。
三楼中间窗户已经打开半边,示意安全,从哪看商贸公司都还算正常。
李远没有从正门进去,绕过这条街从一条小巷到了街道后边,房子前后贯通的,后街是小巷,中间是排水河沟,很凌乱,不起眼的后门堆放着木材、一些可能是被主人家淘汰下来的旧家具。
李远掏出怀表看了看,约定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小巷里面有几条野狗,在垃圾堆里翻寻,警惕的看着远处人影,嘴里发出低沉呜呜声。
李远从挎着的包里面取出一副手套戴上,仔细观察着周围环境,看准华昌商贸公司后门上一片突出的屋檐,一个箭步向前一冲在墙上蹬了一脚,攀上了屋檐,顺着屋檐来到了二楼的窗户边上,注意听了听屋里面,没有任何的声音及动静,街上也非常的安静。
慢慢的移到了第三间窗户下面。从小腿上拨出一把刺刀,着窗缝插了进去,拔开了窗栓,敏捷的钻了进去。
街道边还是原样,没有任何的动静。
进入二楼房间后,李远插回刺刀,从腋下拨除了他的那把勃朗宁手枪,来到门口,五分钟左右过去,门外没有任何的动静,打开门,顺着墙来到了靠前面街道第二个房间门口,又握着门把手,并没有用力的向里面推,门没有从里边栓死。李远离开门把手一侧来到门轴的一侧。
李远右手握枪、左手推开门。一位30多岁的中年人,正坐在桌子前面,似笑非笑的看着李远,桌子上放着我一些报纸及文件。诧异的看着说:“为什么每次你来都不走正门,总是非得要翻窗子”。
中年人将面前的一叠纸整理好。拿起一个牛皮袋子,将报纸文件装在袋子里面,递给李远。
在桌子上的盘子里取出一个倒扣的杯子,倒上开水,推到桌子边缘:“李兄弟。不要每次都这样神不知鬼不觉。”
华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