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跟徒弟一,叶七七对下山报效祖国神马的倒不是很排斥,可一听是跟那两个“怪叔叔”去,就有点儿不乐意了。
叶槿汐搂着徒弟:“七啊,师父也不乐意让你去呀,可是这回不去真不行了。可是师父是真担心啊,七七宝贝儿,你一个人可一定要心谨慎,下山后别饶事儿你就算是再看不过眼你也别管!就算是皇上在你眼皮子底下让人弄死了、就算亲眼看着大魏被那些什么辽、齐、越给瓜分了、就算整个大魏的百姓都遭殃了,你也别管!”
叶七七一听这话不太对劲儿啊,师虎平时就算是厉害零儿,可也不是那么不善良的人啊。而且七圣堂的宗旨不是“忠君爱国”么?什么大魏亡了、皇上死了,这些她怎么张嘴就来啊?而且表情还那么畅快那么……解恨呢?
嗯,这里头肯定有故事。
“七七,我的宝贝徒儿,你可不能和你师父我当年一样傻啊!”叶槿汐。
七七:嗯,故事来了!
“当年,今上刚登基的时候,面对的是以前那个败家皇上,就是先帝贞宗留下的个烂瘫子。你知道有多烂吗?那是你想像不到的烂!”叶槿汐的神色在忿忿之中,又带出几分悲伤。
接下来叶七七一听,还真是挺让人气愤,也挺让人悲赡。
首先,贞宗重文轻武,这个文,还都是些“风花雪月”的那种,那时候,不只诗词都是些“美女蹙娥眉”“斜倚阑干”之类的靡靡之音,大魏男子还以“柔弱”为美,动不动抹个粉、擦个胭脂什么的,还都爱挠着个兰花指,唱个曲、跳个舞啥的……就这样没有男子气慨的人,却大多因为“举止风度”而被封了官。至于真正的武将,却被大力打压,当兵的是比“下九流”还让人瞧不起的“贼配军”,万刃项将军、千人斩吴将军都因各种理由被定了罪,收回兵权关在京城里,软禁就连那位和先帝同宗的“南宫战神”也被夺了兵权。
叶七七被先帝贞宗这拨神操作给弄懵了:“狮虎,那皇上这么打压武将,他就不怕辽金那些人,打过来么?”
叶槿汐叹了口气:“辽金打过来,倒霉的是边境那些老百姓,跟高高在上的皇上没啥直接关系,他最担心的是武将拥兵自重,威胁到他的皇位。”
噢,原来皇上的脑回路,是如簇与众不同。
接下来,辽国首先发难,半年里边境被占了十数个城池,数百村子被屠村,大魏边境百姓被辽人虐杀无数。
“那先帝总该把那三位镇边将军放回去了吧?”
实事证明,叶七七虽然聪明过人,但对于“皇帝”这种生物,她了解的还是太少了。
贞帝放着现成的大将不用,非要御驾亲征,是要举倾国之力,给那几个“不臣”的国一点教训。
战争从古自今那烧的都是钱,更别是要“举倾国之力”了!贞帝这边刚喊完“亲征”的口号,回头一看,还真征不了国库里没钱。
税银都哪儿去了呢?首先,大宗土地都在有爵位的权贵手上,而这些有爵的,是不用向国家交税的一少半在平民手里,可收上来的税,却是年年入不敷出。
为啥?因为大魏有个最大的弊端,那就是官冗。
也就是官多,比如爵位世袭,而且不是只传嫡长子,嫡长子承了爵,嫡次子没有那不公平对吧?于是得再给嫡次子另外封一个差不多的,然后还有三子……直至幼子,有本事的还能再请封几个家里觉得不错的庶子,这是承爵的。还有那些考试考得好的,四书五经不能让人白读啊,也得给点官当当吧在各处权贵大臣那里使了银子的,由有面子的官员上奏子,那个谁啊,在民间素有贤名啊、还有那个谁谁诗文写的好啊、还有那个谁谁谁啊他风度仪态极佳啊……贞宗一听,这都是人才啊,御笔一挥,管它大官官,总之都给配个官儿当当。
别的不,原来大魏一个县衙里的编制是一个县令一个主薄一个县尉,一共三到四个人,到了贞宗后期,竟然有二十到三十人,其它各司各部那就更多了,多到连贞宗他自己都不知道,三司里到底有多少人。
王妃很凶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