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工作谈完了,郑学士便又唤来那名书吏,让其带着李白去见见同僚,熟悉熟悉院内环境。
李白在翰林院内走马观花转了一圈,见办公房条件都还是不错的。
果然,不坠天子幕府的名头。
宽敞的房间,典雅的红木大书案,月牙凳与独坐榻皆有,书案上整齐摆放着文房四宝,环境整洁、格调清幽。
翰林院内部的琐碎事务,皆由一些八、九品的低阶官员和众多的书吏来完成。
故而,七品以上的官员在翰林院里相当的清闲。
掌院学士郑月经负责翰林院一应事务,其实也只是个从五品官职。
在他之下还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待诏、修撰、编修、检讨、孔目,等官员员,品阶从正六品到九品不等。
这些人,见李白这个状元郎第一天来上任,掌院学士竟然都不代为引荐,心思缜密之人便觉察出了这里面的猫腻。
觉得郑学士,一定是对李白不满,故而才只令书吏为他引荐同僚。
还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
当李白来到典籍库之时,他什么都明白了。
此时他才知道,这狗日的郑学士,原来是一只笑面虎。
刚刚看过了别人清幽办公环境的李白,顿时有一种蛋碎一地的赶脚。
这特么,这对比,也未免有点太过于强烈了点吧?
只见典籍库中,各种典籍堆积如山,杂乱无章的一逼。
由于此时的图书管理,是按照千字文来排序的,查找起来非常的不方便。
有时候皇帝心血来潮,想要找一本典籍,急得典籍库中官吏火上房一般乱翻一气。
末了,累的跟死狗一般不说,少不了还得被皇帝以耽搁时间为由训斥责罚。
久而久之,这翰林院典籍库,便成了谈虎色变之地。
在这里倒霉的官员,累计没有一百,恐怕也有几十了。
郑月经将李白忽悠到这里来,其意不言而喻。
仕途险恶!人心叵测啊!
幸亏,李白没有古代文人清高、看不起吏员的官僚作风,折节下交之下,从典籍库老书吏口中得知了这些门道。
否则,恐怕被人阴了,都不明白这到底是肿么了?
反应过来了的李白,立即就明白了,这位郑学士应该与郑东晓有些瓜葛,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郑嘛!
“荥阳郑氏好狠!果然是咬人的狗不叫!”
我竟然是李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