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原本就有六具Gr.W.34型0mm迫击炮。该型炮身管长1143mm,重57kg,其中身管重1kg。炮口初速172m/s,最大射程2400m,最大散布直径为65m。
Gr.W.34的主要配用弹种主要是Wurgranate34,该弹长32mm,重3.5kg,弹径1.4mm,内装炸药0.55kg。炮弹都装有长杆引信,使用这种引信,弹体可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的地方爆炸,造成空炸效果。
蒲素已经布置了一个迫击炮阵地,可以说现在的要塞是真正的要塞。街区重新规划时也故意做了几道看上去是为了美观的混泥土花台,其实是为了阻碍装甲车的路障,一旦装甲车开进被这些混凝土花台阻挡,就只能是迫击炮的活靶子。
蒲素已经事先按照参照物固定了标尺,装甲车只要到达这几个位置,炮手只需要无脑装填炮弹发射就行,保证百发百中。
也就是说迫击炮只打固定位置,不需要观测坐标和方位。城市地形下,想要打中移动目标,理论上来说只能靠运气。野外可以实施集群火力覆盖,打中一个是一个,在城市里周围都是自己家属不可能随意发射这种打范围杀伤武器的。
其实在要塞他只布置了四具迫击炮,还有两具搬到了卡车上。万一遇到硬茬子,需要对攻也能起到摧毁对方阵地的作用。
而至于对方移动中的装甲坦克,在没有动用烟土交易的情况下,现在交易烟土十分冒险,所以阿廖沙让手下去万国商团用法币和他们交易了两具“博伊斯”型反坦克枪。此时留驻上海的英军分批回国参加二战,军火管控和法租界相比更加混乱。
拿到大宅来的这种反坦克枪口径刚刚在136年,扩膛为13.7MM。在某些方面,“博伊斯”和德国的“TankGewehr”,是非常类似的,枪管、机匣和枪机可以后坐,枪托板由橡胶制成,还拥有一个附加的握把。
“博伊斯”型反坦克枪以英国的“李·恩菲尔德”型步枪为蓝本进行放大,融合了美制“勃朗宁”M2型重机枪的部分设计特点。它从外观上看更像一支放大的“布伦”式轻机枪。
它使用两种主要类型的弹药:WMark1型钢芯穿甲弹;或WMark2型钨芯穿甲弹。
前者可以在1米的距离上,击穿23.2MM厚的钢板。这样的厚度,为半履带或装甲车辆的正面装甲,或是一辆轻型坦克的侧面或后部装甲。在冲突中,后一种弹药,带有钨制弹芯,能以更高的初速发射。“博伊斯”在攻击非装甲的目标时,其有效射程是更远的。
这款反坦克枪对付此时上海各国武装大量装备的轻型坦克非常有效,普遍装甲防护能力非常薄弱。同时期的苏芬战争中,规模短小精悍的芬兰军队,就流行使用这款经典装备,能轻易击毁所遭遇到的红军T26轻型坦克。
得到了这些装备补充,要塞的火力配置已经无惧和任何一支武装接触,尤其是作为防守一方。层层火力封锁社区,然后通过地库让家属转移,再分批次队员撤退,打不过起码能跑得掉。
只不过到了那一步也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好不容易辛苦建立的一块地盘也就付之一炬了。就算能坚守,最后也只有败亡。哪怕储备再充足,消耗掉的弹药是没办法补充的。尤其现在是万国武器装备,哪怕作坊搬过来也不能解决问题。
孤岛喋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