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前祭拜,老者也上前进了清香,退下来后,屏儿和张二虎仍在烧纸钱,徐思夜与老者走出山坳,立在山腰眺望四下旷野。
徐思夜对老者的身份存疑,走出坟地范围,不由问道:“还未请教这位先生高姓,以及跟家父有何渊源。”
老者叹道:“人生浮沉几十载,姓甚名谁可有何重要?唉!老朽姓宋,曾于令尊府上为幕,一别也已有二十载。”
原来曾为徐有成府上的幕僚。
这话是真是假尚且存疑,是二十年前曾是徐有成的手下,后来去做了什么也无法知晓,问也得不出答案。
徐思夜见老者有意隐晦,并不刨根问底,人家能记得徐有成的生忌前来祭拜,已是难得,毕竟徐有成乃戴罪之身,旁人躲之不及,若无太深交情怎会来拜?
“可惜平远兄为奸邪所害,他曾力主官家亲政,不过始终如今这朝堂,官家做不得主啊。”
老者语出感慨,提到史弥远,目光流露出愤恨。
这也并不会让徐思夜出言去抨击史弥远。
理论上史弥远是他的“杀父仇人”,但他清楚徐有成不过是政治权利斗争的牺牲品,谁知这老者是真的恨史弥远,还是替史弥远来试探他?
“家父已故,过往事,在下不想提。”徐思夜很轻描淡写表明态度。
你恨你的史弥远,我当此事跟我无关。
宋姓老者未料徐思夜会有如此豁达之态,稍微错愕后好像明白什么,也有意不提徐有成之死的事,顺着徐思夜目光望着眼前的平原地带。
二人沉默很久后,老者道:“如今北边不是很太平。”
“宋先生是蒙人南下之事?”徐思夜问道。
老者微微颔首道:“正是,头年里,夏国已被蒙人所灭,下一步,他们就是要攻金。”
徐思夜斜目望老者一眼,他能听出老者言外有指。
“朝中有人觉得应该跟蒙人一同灭金,以报当年靖康之耻,北方也在屯兵备战,不知友作何看法?”老者笑着问道。
徐思夜摇摇头道:“在下又不在朝堂,怎敢妄议国政?”
“吧,便做家常之谈。”老者道。
徐思夜本不想在外人面前随便评议朝廷中事,但他心中仍旧有不吐不快之处。
“我朝与金,确有仇怨,故国未曾复,贤达仁臣皆有北望之意,不过唇亡齿寒,连宋先生都会,蒙人灭夏,下一步就是要灭金,那金灭了,再而后呢?”徐思夜叹息道。
风吹过,有几分阴冷。
但徐思夜心中却有一股火热,那是大丈夫金戈铁马的憧憬和向往,奈何这股火热也不过是瞬息而灭。
经历过官场浮沉后,他对于什么家国下的事情,也就没那股热情。
老者微微沉吟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确如此,友你年纪轻轻,却也有卓然之见。”
是吗?
句唇亡齿寒,就算是有远见卓识?
那这时代的人,已闭塞到连完整的道理都讲不通?
“不过朝中多数人可不是如此想,他们对于金人恨之入骨,我朝南渡,因金人而起,而今有机会灭金,谁不想建功立业,复我大宋河山?”老者言语中也带着几分豪迈。
“恢复大宋河山?哈哈哈哈……”
听到这里,徐思夜突然站起身来,大笑不止。
他好像听到了一个大的笑话。
宋人先是为了燕云十六州,跟金人联合灭辽,落得个国破家亡仓皇南渡,而今又要跟蒙古联合灭金,到头来却是崖山之战华夏倾覆。
好像宋人一直都很真,觉得跟新崛起的势力合作灭敌,是多么明智的选择。
却不知自己崇文抑武,使得军纪涣散无外战之力,最后只落得灭国下场。
“友作何而笑?”老者分外好奇,起身相问。
“敢问宋先生一句,当年金饶拐子马铁浮屠,可是那般容易应付?”徐思夜笑着问道。
老者收摄心神,叹道:“金人立国时,兵马强盛,非我骑步可比。”
大宋第一女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