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三月的扬州,春意正浓,春景正盛。
仁丰大街位于扬州城南,诸多酒楼、茶馆都汇聚于此。
在大街的南侧有一个修得简单而不失古朴的酒楼,这酒楼人来人往,人气显然压住了整条大街的同行,酒楼匾额上有三个雕刻大字——江有汜。
这酒楼传了多久,这牌匾也便传了多久,江有汜这座酒楼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那已经是三千年前的事了,千年来风雨漂泊,东家是换了一家又一家,只是这江有汜的名字却传了下来。
酒楼里的故事很多,但在大康朝的几百年里,江有汜最出名的便是卫将军的故事了。
1
承天元年,大康朝的第六任皇帝康灵帝东巡。
巍巍泰山,自太祖平定天下封禅以来还未有过皇帝登山以封禅。皇帝自登基三十载以来,频繁向八方用兵,为大康拓疆上千里。
这是国家强盛的象征,大康用实际行动向四夷证明,百年过去他们仍是那个带甲百万、马踏山河投鞭可断流的天朝。
帝国上下都在享受着这个格外温柔的春季,年初的瑞雪预示着这年是丰年。
皇帝要封禅,所以他在京城的时候便将年号改为承天,他已经荡四夷是时候告诉天下他要承天意,是千古一帝了。
皇上在左右官员的簇拥下登上了泰山,他俯视天下,古往今来只朕一人。
皇帝似乎猛颤了一下,他回头看见了三支羽箭飞了过来,山下传来了震耳欲聋的甲胄碰撞声。这声音他再熟悉不过了,他数次御驾亲征领的便是这大康朝第一军细柳营。
羽箭直直的插在了他的身上,皇上甚至能看见羽箭尾部在抖动,在双眸失去神色的最后一刹那,他看见了张弓搭箭的是大将军苻平申。
天子终是死在了离天最近的地方。
只是不知道他死后能否看清这个大康:
连年的征战导致国家财政严重超支,人民的赋税越来越重,他的每次巡游看见的不过是当地官员伪造出来的“太平盛世”,陇右这年大旱,饿死在逃荒途中的百姓何止十万,百姓相继易子而食,将这路上能吃的东西皆数吃了;江南这年大涝,但大康朝廷仍要江南百姓负责庞大的江南水师开支......
官员将粮仓收为私用,在扬州已经卖到了十五两足银一斤白米。
似乎这才是大康。
苻平申弑君后,领军西进以入关中。
大军浩浩汤汤的进了长安城,长安大小官员用至尊凯旋乐欢迎着皇上的班师回朝。
苻平申骑着他的卷毛炙走在最前面,直到他们入了宫城人们才知道皇上已经驾崩了,苻将军领了京师,立了幼帝,他也学前人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一时间各地太守、刺史纷纷响应,都打着勤王的旗号自领一郡,整个大康开始摇摇欲坠,这个偌大的王朝已经风雨飘零了。
扬州富商极多,在这个紧要关头却没了主心骨。这些人整日在城内议事,但拿得出手的结果却没有一个。
2
这是小二第一次见到他。
江有汜这天来了一个古怪的客人。
客人带着斗笠,他进了酒楼就静静的坐在西南角听着先生说评书。他什么也不点,酒楼内的跑堂去询问他也不答话。
江有汜生意做得活,掌柜也想看看这客人是在玩些什么花样,他静静的坐在二楼打量着客人,原来是他哦。
“喂,还瞧啥呢?”
客人终究是坐不住了,“我赶了大半个月的路,你们就把我干晾着?”
掌柜在楼上笑着摇了摇头,他不慢不紧的下了楼。
掌柜笑将一只凳子拉出坐在了客人的对面,笑眯眯的盯着他,这双色眯眯的眼睛看着客人的斗笠,直接看见了他的内心。
“喂,有啥子好看的嘛!你这伙计们也没点眼力见,还不上点酒菜。”
有侠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