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直接坐在了扶苏胤的对面,两人四目相对,喇嘛的脸上布满了沟壑,灰蒙蒙的眼神里写满了故事。
小二在掌柜的示意下端来了一壶茶水给了喇嘛,喇嘛再次行礼,他似变戏法一样从怀中摸出一枚丹药递与小二,“这是我藏地密宗神药,我与你们有缘,你便收下此物。”喇嘛笑了笑,小二也趁势将这药丸收下,随后交给了掌柜。
扶苏胤这才喝了第一口热茶,他仔细的打量了一下这个喇嘛,发现他穿的确为袈裟,从袈裟那即将被磨掉的印记上来看,这竟然是西藏七十二金身寺庙堪布的袈裟!堪布便是住持,七十二金身寺庙,任何一个堪布拉到中原来,都是要受到尊敬的。
四
扶苏胤对着喇嘛行了一礼,也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敢问禅师是自西边来么?”
“是从西边来。”喇嘛抬着头,笑眯眯的看着扶苏胤,只是这布满沟壑的脸笑起来有些瘆人。
“这位施主生得好不凡,隐有紫运,看来是个大官嘞。”
扶苏胤不曾想道这和尚还会些望气士的本事,顿时也来了兴趣。
“敢问禅师出自哪座金身寺庙,不远万里来到江南可曾辛苦。”
喇嘛道:“贫僧自宿索寺而来。”他盯着扶苏胤的眼睛缓缓道来,“中原有句俗语说读万卷书需行万里路,苦行为苍生赎业障,不辛苦。”
听闻自宿索寺而来,扶苏胤一时也有些惊喜了,宿索寺的堪布,便是名扬天下的“顿珠多吉”大禅师。
他在二十余年前自藏地出世,途径西域而至中原,以救天下苍生为己任。大康务实,这样的行为在官府看来就是一个妖僧,来中原蛊惑人心罢了。于是关中数府对他出了海捕文书,势要将其捉拿归案。
但神奇的便是,顿珠多吉于关中路遇百狼,其以潺潺佛法令百狼臣服,向日而嚎。那年中原大涝,禅师行至黄河口,面洪而念经,竟以一人之力喝退洪水......顿珠禅师的事迹遍布天下,故而官府也将海捕文书撤下,许多官员还以相识禅师为荣,甚至连皇上也曾特意宣禅师入宫讲法。
但唯一遗憾的就是,禅师并未留下任何著作,这样便无法将他的大道弘扬百世。
五
扶苏胤一拜,“见过顿珠禅师,还望禅师指点迷津。”
“原来都督也需要指点迷津么?”禅师将茶碗放下,缓缓起身。
就在禅师起身的一刹那,雨停。“不如与我走走?”
扶苏胤赶忙答应,禅师先他一步出了茶棚,在他迈出茶棚的一瞬间,天朗气清。
“都督要问些什么?”禅师笑道。
“问日后归途。”
“这个好说,入黄土。”顿珠多吉走得有些快。
“禅师知道我要问什么,何必绕圈子呢?”
“人的下场都不过是一捧黄土。”他顿了一顿,“授玺大人也是,贫僧也是。”
扶苏胤一时也有些纳闷,这喇嘛似乎有些答非所问。
“不如禅师为在下讲些佛法以解尘埃。”扶苏胤又拜了拜。
六
“佛法?贫僧确是不懂。”顿珠多吉停了下来,将手上的佛珠收了回去。
“那禅师这半辈子便是欺世盗名了?”
“要这么说,倒也确切。”顿珠多吉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在下从未学过佛法。”
“那这些年你的事迹......”扶苏胤仔细回想着,“那佛经臣百狼,诵法退洪涝?”
“都是假的。”顿珠多吉不假思索的说,“这些都是”顿珠多吉指了指苍天“安排的。”
扶苏胤似乎明白了什么,“怪不得江湖上流传你说天要你往哪去,你便要往哪去。”
两人似乎有些心知肚明,“所以你一直是天的人?”扶苏胤也指了指苍天,随即大笑。
喇嘛慈祥的点了点头,“一直都是。”
七
小二一直在等那中年士人回来取走他的马。
有侠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