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以正史为背景来写,演义中都快成透明人了)
(长安)荀攸终于从监牢中被放出来了。他被关在这大牢里已经快两年时间,对于外界的一切都不是很了解。
荀攸花了三天时间整合各种消息,终于了解清楚当今天下大势。
董卓占据函谷关以西,名为以待时机,实则日薄西山。恐怕是很难再有什么大作为了。
曹操、袁术等人在中原地区发展形势良好。尤其是袁术,麾下将士估摸着至少已有20万人!
袁绍却没有如愿地拿下冀州,在与韩馥、潘凤的交锋中接连失败,但转而谋取了青州。
冀州势力是最出乎荀攸预料的,他本来认为袁绍必然能拿下冀州,没想到冀州军在潘凤的带领下反而越来越强了。
尤其是潘凤还搞出了个叫“招贤令”的东西。虽然曹操也搞了,但荀攸却了解到,潘凤是原创,曹操是抄袭!
荀攸对潘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曹操、袁绍、袁术那帮人他太熟悉了,知道都是人中龙凤。而这个潘凤却出乎意料地能挫败袁绍、公孙瓒等人。
对于出仕谁,荀攸很纠结。他的好叔叔荀彧给他来信了,推荐他到曹操麾下辅佐。
但荀攸又很想去潘凤那看看。他的另一个好叔叔荀谌就是输在了潘凤手里,这让他对潘凤刮目相看。
至于荀攸会不会因为荀谌之死而记恨潘凤?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在颖川荀家这种大家族里,适者生存一直就是他们的法则。荀谌之死是他技不如人罢了,不会升到整个家族的仇恨这个层次。
荀攸有些迷茫,他不知道该跟谁混。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要是跟着荀彧投靠曹操,以后荀彧肯定地位要比他高。
虽然荀攸不是个喜欢争夺名利的人。但这个时代的文人骚客,能出名谁不想出名啊?只是程度有所不同罢了。
荀攸接下来几天一直在考虑出仕问题。他重点研究潘凤,并且动用家族力量探得不少机密情报。
经过一番总结概括,荀攸得出结论:潘凤这厮,足够不要脸!脸皮比曹孟德还厚!而且他很缺谋士!
荀家的情报能力果真不是盖的,连潘凤脱发严重这种事都能查出来。
综研究,荀攸决定去加入潘凤阵营。无他,这个乱世,脸皮越厚的人活的越好,成功的机会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荀攸还特地查询了好友郭嘉的行踪。发现他跟随鞠义这个扑街去投奔袁术了顿时感到哭笑不得。
n年前,郭嘉曾在颖川书院大放阙词,说袁术成不了什么大事!自己以后一定要跟着能成大事的主公混!
荀攸当时已经在洛阳做官了,他是听荀彧转述的这件事。即便如此,荀攸还是感到发笑。
他没看出鞠义算哪门子能成大事的人,还有,你和鞠义投谁不好,非要投到人家袁术麾下。
这不是摆明了在说“真香”吗?
……
潘凤自从回到邺城,就和韩馥开始大举整顿冀州。
首先就是吏治方面,除了河间郡守关羽、章武郡守刘备以外,其余各郡郡守都换成了自己人(如韩麦那种亲戚,或者沮授这种有利益链接的世家族长)
张郃也被潘凤派出去当郡守了。作为常山郡守,他主要负责训练兵马和督察并州事宜。
辛毗被潘凤任命为情报局局长,负责收集大汉十三州各州的情报,同时也负责收集各地人才情报。
潘凤还特地设立了一个将领培养学校,取名为“冀州军校!”
校长由潘凤亲自担任,徐荣担任教导主任。军校主要是教授中、低级将领军略和战法,为他们日后成为大将之才做准备。
当然,为了降低军队的伤亡率,潘凤还建立了医院制度。
这个时代医生很少,医术也不发达,受重伤就意味着死亡。潘凤不想让他麾下可爱的冀州军士兵因为重伤不治而死。
因此,潘凤向冀州医生发布高薪待遇,只要你加入医院并通过考核,你就可以获得邺城最繁华地段的豪宅一套。
三国 我的大斧早已饥渴难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