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
晚风习习,虽然此时正处于公历七月底的仲夏之际,但是张恒心里头却是拔凉拔凉的。
想自己寒窗苦读十余载,到最后还是落得一个“名落孙山”的下场。
张恒本身成绩并不差,高考分数也高达六百八十分,而他本身属于川蜀省人士,全国卷现在还没有普及,全国各省市很多用的都是自己出的卷子,而14年的川蜀省考卷并不简单。
六百八十分对于许多考生来说已经是望尘莫及的一个分数了,凭借这个分数张恒完全有资格报考全国大多数的一流大学。
然而当录取通知出来的时候,张恒整个人都愣了。
原本他报考的乃是之江大学,可是他并没有被录取,而是被第二志愿的一所大学录取,虽说第二志愿的大学也很不错,可是张恒的梦想就是之江大学,他很不甘心。
张恒出生于川蜀省靠近西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候就读于村子里的小学,那时候的学校很破很简陋,教学资源严重缺乏,没有多少老师愿意去那里教书,科目也只有语文和数学。教学安排基本就是午三节语文,下午两节数学,第二天就反着来。
至于说音乐课英语课什么的都没有,体育课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似乎也没那么重要,孩子们课间活动就是在泥地打打弹珠。
也许是天赋,张恒从小学习优异,在小学期间多次考了双百分,是邻居们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小学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了县中学,当时村子里的小学生想要县里的初中就必须要硬考进去,而那一年,张恒所在的镇子只有前两名有资格进入县里的初中,张恒排名第一。
可惜的是因为家里条件有限,张恒没能进入县里的初中,而是进入了镇子的乡村中学就读。可就算是在白天读书,晚放学回家后还要山帮助家人挖红薯,搬玉米的情况下,张恒依旧能够保持优异的成绩,最终以全县第三的成绩考入了全市排名第一的重点中学。
进入高中后,张恒也算是第一次走出了山区,见识到了广阔的天地,这时候他才明白自己与城里孩子差距到底有多大,因此张恒一度陷入了自闭症状态,不过他没有放弃,将所有时间花在了学习面。
在同学眼中,张恒就像是一个孤独的疯子,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
皇天不负有心人,高考的时候张恒正常发挥,考了六百八十分,而这一年张恒所在的嘉州市高考状元的分数是六百八十八分。
如果,张恒能够像其他学生一样有条件在假期各种补习班,他的成绩一定不会只有六百八。
……
从小,张恒就被父母灌输着“读书改变命运”的思想,尽管他父母只是初中文化水平,但却格外看重他的学习,村里很多大人送孩子去学就是为了应付“九年义务教育”,等初中毕业,大多数村里的孩子都会辍学,要么去打工,要么跟着父母种地。
但张恒的父母不一样,他们不想让张恒和他们一样一辈子窝在山村里,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而想要改变,唯一能够走通的路就是“读书”!
张恒也没让二老失望,然而今天张恒却对这个世界失望了。
就在刚刚,张恒查了一下,今年清北在川蜀的录取分数最低达到了六百六十分,也就是说张恒的六百八报考清北也是有机会的,不过他为了保险起见所以报考了之江大学,万万没想到最终还是落榜了。
尽管第二志愿录取的大学依旧是一流大学,可是比之之江大学又低了一个档次,这让把一切都献给了学习的张恒极度不甘心。
最重要的是他刚刚还在网看到了一个消息,之江大学今年会扩大留学生引进,很多外国留学生符合条件都能够免试就读,而且不用学费,一年还发放几十万的奖学金。
当看到这些消息的时候,张恒愤怒难平,这到底是凭什么?!
为什么十年寒窗求学难,一纸国籍入学易?
张恒的成绩,了大学后,还要自己负担自己的学费,生活费,这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开销,相比起留学生的待遇来说,简直连狗都不如!
落榜后去当学校领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