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倭北虏的老问题已经困扰大明几十年。
倭寇几十年来不停的骚扰大明帝国的东南沿海。
甚至岸穿州过府,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与此同时,远隔重洋的大航海已经启动了六十五年。
西洋航海强国海马车夫和两颗牙摩拳擦掌,对遥远的东方大国满怀觊觎之意……
“帝国千疮百孔,内忧外患啊!”
朱载垕看着紫禁城空,长叹一声!
嘉靖皇帝驾崩,新皇帝又是个少年,自然引来外族觊觎。
只不过,大明帝国百年多来积存的硬气,仍然让周边小国心生畏惧。
朱载垕的想法不复杂。
当皇帝嘛,无非收名臣,大权独揽。
收后宫,天下佳丽岂能错过?
当然还有内除弊政,对外扩张。
把大明帝国治理的井井有条。
大明帝国已经运行了近一百八十年。
挺过了靖难之变,土木堡之变,宁王造反……
然而对于刚刚登基的朱载垕来说,眼前的帝国真的是一个烂摊子。
——
同一时间。
严嵩府邸。
严嵩父子相对而坐。
独眼龙的严世蕃对一头白发的严嵩道:
“父亲,儿子实在不明白,你为何坚持要立裕王为帝,景王已经之藩,更便于我们控制。”
严嵩虽然已经七十岁,但是精神矍铄、眼神锐利,他看了看严世蕃,缓缓说道:
“世蕃,景王可是吕方的人呐,吕方这人一向敷衍我们,其实是表面尊敬,背地里有他的一套”
“裕王为人性格柔弱,怕事,不出所料的话,更有利于我们严家。
严世蕃:“可是,裕王那里,张居正,谭伦都非等闲之辈,背后还有徐阶。”
“就算裕王好控制,徐阶和张居正他们可不是省油的灯。”
严嵩看了一眼严世蕃,露出狡黠一笑:
“世蕃吾儿,青词是你写的好,但是玩转朝堂,你不如我啊!”
还没等严世蕃接话,严嵩摆摆手道:
“且拭目以待吧!为父看准了裕王登基对我们老严家最有保障”
“裕王只不过是一个柔弱少年,那景王却有帝王之姿……”
严世蕃听完严嵩这么一说,也略微放下来。
毕竟论玩宫闱政治,他虽然自视甚高,却也自知不如严嵩……
————
朱载垕在宫女太监的簇拥下走出了他所住的大殿。
巍峨肃穆的紫禁城出现在了朱载垕的眼帘。
何其壮观!
紫禁城坐北朝南,俯瞰着偌大的大明帝国!
朱载垕神情淡然的看着奔走在甬道的御林军和锦衣卫,静静的站在那里。
此时此刻,他的身份还是一个刚刚登基的少年天子。
但是不久后,他将强力改变这个显然有点蹒跚老态的大帝国……
嘉靖一朝!
可以说是一个真正名臣武将辈出的朝代!
名臣武将有张居正、海瑞、谭伦,徐阶、高拱、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
要彻底驾驭那些人,任重而道远。
因为文臣好内斗,喜结党,党争不断,互相倾轧。
如果自己不搞定他们,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架空自己。
权臣肯定会欺负一个十三岁的皇帝,且原主并不受嘉靖待见……
但是!
虽说少年皇帝就搞不定江山?
朕就让你们开开眼,十五三岁的天子,就是了你们的天!
眼下朝堂之,内阁首辅大臣是严嵩。
嘉靖一朝,严嵩父子权倾朝野。
父子两个把整个帝国弄得乌烟瘴气,帝国国力衰微,南倭北虏愈演愈烈。
——
次日。
大明:朕英明了亿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