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长安城中因为一份考卷而意外的掀起一场风波之时,太极宫中,文武百官验明身份以后,随着一声响鞭,齐齐低头陆续走入意味天下权力中心的太极殿。
此时的李渊,头顶不再是戴着紫色幞头,而是头戴拢发乌纱帽,身穿一袭皇袍,显得极其有威仪感,坐在龙椅双掌扶着把手,微微抬头扫视了一眼站于两列的文武百官,声音沉稳有力道:
“长安县、万年县今年的县考结束了吗?今日午时应该是放榜之日,朕出的时文,今年考生答的如何?”
身穿红色袍服的房玄龄和杜如晦相互对视了一眼,旋即手持玉笏走出文官队列,作揖异口同声道:
“启奏陛下,臣房玄龄(杜如晦)已于昨日连同十二位考官,连夜将今年两县两千一十六名考生试卷审阅完毕,这就呈给陛下。”
话音落下,房玄龄转身走到太极殿门外,从事先在殿外等待的小宦官手中拿过足足两千余份试卷,转身回到殿中,递给拦在他面前的李二手中,神色肃然说道:“太子殿下,这里有两县总共两千一十五名考生之试卷,请转承陛下。”
李渊眉头一挑看着他。
李二也愣了,目光直勾勾盯视着房玄龄,又看了看站在不远处的杜如晦,沉声问道:“玄龄,你刚才也说了,长安、万年两县考生一共两千一十六名,为何只呈奏两千一十五名考生试卷,还有一个人呢?”
“好叫太子殿下知晓。”杜如晦适时走了出来,微微作揖后,神色凝重道:“这一位考生的试卷,臣已于一个时辰前差人张贴在崇贤馆外墙壁,叫长安百姓、两县考生都去看看此人笔墨,以此作为对他的严惩!”
李二眉头皱的更紧了:“这又是为何?”
“科举之县考,乃是朝廷选拔人才之制度,这个考生此次作答,和其他任何一位考生不同,看似答题另辟蹊径,实则是耍小聪明想要博人眼球,如此动机不纯之举,若不严惩,日后定会有人学他!”
“所以臣擅自将这位考生之试卷张贴出去,以此告诫他,圣人之学岂能无度!”杜如晦神色肃然的先是冲着李渊的方向拱了拱手,然后掷地有声道:
“我大唐即将向突厥用兵,蒲州、泾州、幽州三处,大军已经开拔,长安百姓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然则这位考生却在试卷之,自拟‘宜议和’之言,故而臣以为这位考生乃是故意为之!”
“宜议和?”文官们一个个竖起耳朵,惊诧的抬头看着杜如晦,这个考生怕是疯了吧,竟敢在这个时候写宜议和?
李渊错愕道:“他叫什么名字?”
房玄龄赶忙说道:“回奏陛下,这位考生,叫杨景明!”
“陛下,这个叫杨景明作的题,简直是荒唐至极,三军已经开拔,我大唐与突厥举国一战已在眉睫之,偏偏他在此时写下‘宜议和’,不是未战先言败的乱我军心之语吗!”武将们更不乐意了,一个个杀气腾腾的气怒走了出来,纷纷抱拳大声道:
“臣等请杀他祭旗!!”
“不可。”李渊板着脸扔下两个字,心中一阵腹诽,知不知道你们丫想用来祭旗的人是谁吗,朕还有一万个为什么要等杨景明的儿子解惑,现在把他杀了,朕以后还有脸再去问他吗?
与此同时,李渊不由叹了口气,这个杨景明啊,怎么就这么听儿子的话,他儿子说的话难道就都是真的吗?
都说了写这个答案必然会被一轮刷下来,现在好了,不仅一轮被刷下来,还得罪主考官被贴出了试卷,指不定有多少考生要找他算账,现在又惹得有人要拿他来祭旗。
简直是捅破天了!
“陛下,为何此人就杀不得?”武将们睁大眼珠满脸问号的望向李渊,丝毫不掩饰脸庞的困惑。
要知道在这时忽然有个考生大言不惭,而且还被主考官将其试卷给张贴出去,在长安城惹出更大的风波,此时此刻不严惩他,只会更让民意沸腾,甚至有可能因为这件事而将矛头转向朝廷。
于情于理,都应该严惩!
大唐:我不装了,我是太上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