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天下来,刘念觉得自己累惨了,回到屋里就把自己的两个口袋掏得干净,然后坐在炕发呆。今天听来的消息还在消化中。
“娘,我们开春正红稻谷还是小麦?”刘念的问题无厘头。
“种小麦吧,收成好一点。”李氏说道,话说每一年都是小麦,秋季才会种稻子。
“哦。”刘念没有再说什么,想着自己如何把种子换一下,用自己培育出来的那一批,应该会有一个好收成,还有买地这件事一定要落实了,不然赶不开春种地。
年后的几天,整个村子都还包裹在新年的气氛里,媳妇串门的,儿媳回娘家的,热闹得很。刘思归也跟着小伙伴们东家跑西家串的,晚回来两个衣兜里也都是满满的。
过年有客人谁都不会小气地给自己一个没脸。小孩子就是淘气的年纪,敷衍了事也过去了,人走多了就白眼。
刘念一家在老刘家吃过一次团圆饭,饭桌也没有什么菜,也就一只鸡还有土豆炖肉,再者就是一盆咸菜。一家十几口人分两桌,男一桌女一桌,一人一碗杂粮饭,然后就是大快朵颐。
刘念没怎么吃别的,只是闷头吃饭,夹着面前的腌菜,将就地吃完手里的饭。其他人看见了只是觉得这丫头还是如以前那样胆小,就算脑子好了也改不了性子。钱氏坐在她身边倒是给她夹了两次肉。
面对没有任何口感的肉,刘念只能默默地吃着,这年头要是嫌弃肉,应该会被指着脊梁骨骂死。刘念吃得慢,最后一碗饭吃下来,就是最末尾的那一个了。
男人那桌还在聊着这一年的收成,明年的计划,因为李氏和几个媳妇都在,小孩子并不用帮忙收拾整理,刘念就坐在火堆边听着他们讲话。
一家子多数都是刘大贵在说着卖货沿路的见闻,刘老头偶尔问问,刘三贵也只是听着。当说到开春种地时,刘大贵表示要去南山的寨子里走货。最后却在刘老头的强硬下,必须种完地之后才能干别的。
一顿饭吃完有种不欢而散的样子。最末,刘念一家回到半山的草屋后,刘念很郁闷地坐在床沿。这一家子看似一家,其实一家各自都在为自己打算了。
刘大贵过个年也就会拿出一两多的银子,扣去本钱也没有多少。刘三贵没有做买卖,但做短工的时候多多少少也算给自己留下一些。而钱氏是一个精明的人,这些年在儿子身搜刮的,也有一些养老钱吧,这个家迟早要分的,不过这个与刘念一家没啥关系。毕竟自己家一家分出来了。
“在想什么?刚刚没吃饱吧,一会给你们煮面条吃。”李氏说道,然后拿起针线篓子在油灯下忙碌着。
“娘,过两天你去问问里正,我们把隔壁那块地买下来吧。雪化了我们就开始建房子。”刘念说道。
李氏放下手里的活计看着刘念,眼里的疑惑不言而喻,还有隐隐的担忧。
“我们真的要买地建房?”李氏还是有些怀疑的,一直以为这个丫头是开玩笑而已,真没想到这是真的。
“嗯,当然,这个茅草屋太小了,以后弟弟读书起居都需要自己的屋子,还有我也想要属于自己的屋子。现在我们还小可以睡一个炕,可是再过几年我们都大了,房子迟早都要建的。”刘念说道。
“迟早是要建,只是现在你们还小,可以不急……”李氏说道,这些她也考虑过只是自己这些年攒下来的钱都没有二两银子,说是建房真的不是容易的事。
“娘,我有银子。”刘念说着转身往炕的角落而去,在转身遮住李氏视线的时候悄然地拿出了一小包银子。里面是三个十两,三个五两,还有五个一两的银子。
李氏接过看着手里的银钱,眼眶蓄满了泪水。有这笔钱,买地盖房都是足够的。
“念儿,是娘对不起你,让你小小年纪就要为银子烦恼。”李氏说着,瞧着熟睡的刘思归。他蹬地坐起来,看了看还是熟悉的屋子,然后倒下又睡了过去。
修仙就好,谈什么爱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