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说得对。”孙小刚若有所思:“我们地球人的某些想法可能不太现实。诸如在月亮或火星建造月亮宫,火星基地之类,或在太空中建造大型空间站。让人类移居那时等等。如以地球为依赖,倒是可以的。但如地球这一环境没了的话,从地球带些食用植物来维持长期限的生存与繁衍就不现实了。”
“对,人类目前的发展,只能以地球为基础,向附近的空间发展。至于地球灭时到太阳系以外的类地星球移居等,则是不现实的幻想。”
“现在你们已开始能与我们语言交流了,那么,将来与地球人来往不是更容易么?可以常到地球作客。”孙小刚说。
“估计事情也不会你想象得那么容易。我们与你们地球人间的沟通,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是啊,就算我们间象地球人与地球人之间一样来往了,但地球人到你们柯伊伯带,并不是那么轻松的事。那儿漆黑而阴冷,不是地球人喜欢的去处,估计也没多少人能去。到你们那儿,就算用第三宇宙速成度,也走五百多天。对地球人来说,相当于坐两年牢。更何况,那个小飞船能带一个人吃两年的食品呢。”孙小刚说。
“你说得不完全对。如我们真得到了象地球人与地球人之间一样,那地球人去柯伊伯带,是用不着坐飞船的。更用不着走五百天了。”邱思远说。
“那坐什么去?用几天?”当孙小刚向崔剑锋他们谈到他当年与邱思远所谈的这些观点时坐在其一旁的陆桐问。
“通过快子传换器,用几秒钟。”
“啊,”陆桐摇摇头:”不可能,听梁海明就是用光速也需要七个小时呢。“
“我们用的不是光,而是比光更高速的粒子。”孙小刚说:“只要在地球与柯伊伯带安装两个物物交换机,你一进.入交转室内,你就转眼间从柯伊伯带内的任何一处转换室内走出去。”
“如这样,倒是人间奇迹。”
“是啊,”孙小刚无限感慨地说:“只可惜,这个奇迹不在你们地球,而在我们柯伊伯带。”
“我想,我们地球人在这一轮地球文明中,通过与柯伊伯人交流,撑握他们的先进和技术,也能做到与柯伊伯人一样的设备,到时仍能飞到柯伊伯人能飞到的地方。”崔剑锋若有所思地说。
“这恐怕难实现。”孙小刚摇摇头说。
“为什么呢?”崔剑锋不解地问。
“你知道地球人都有百余年的寿命周期吧?”
“是呀。”
“那作为人的组合的人类社会,也是有出现与灭亡周期的。”
“不知你说的意思。”
“常言道,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对。”
“那么,作为意识的组合的人类社会,同样是物质的集合的自然的产物。”
“还是搞不懂你说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人作为意识的物质体,有百余年的生命周期。而人类社会作为人的集合,同样有一种存亡周期的。而这一周期,可能未等地球人类实现自己的建立更高文明社会前耗尽寿命而而达不到。”
“是嘛。”
“是的。人类文明达到一定程度后,其末日也会到达,又出现新一轮地球文明。而地球人类所向往的更高文明,只能以其后代——柯伊伯人类来体现,柯伊伯人,也就是地球人梦想的未来。”
“你的意思是说,地球人永远也达不到柯伊伯人那样的更高文明么?”
“是的。”
三史剑客闹大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