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历朝太子之位,看似距离至高无上的皇位,只差那么半步,但还是臣子。
大臣们出错,无非是贬官,重者入狱,甚至杀头,遇到大赦还能保住一命。
但是太子一旦出错,就是万劫不复。不仅皇帝容不下他,继任者也容不得他。
唯一能做的,只有保住这太子之位,步步心,处处谨慎。
上千年来,多少人死在太子之位,他们看似皇权在握,实则无形中已被套上绞索。
进一步,登大位,掌乾坤退一步,死无葬身之地。
即便躲过一切,还要身体康健,抗得住岁月的煎熬。就他大伯,从太祖爷立他为太子始,一生兢兢业业,虽无功过,平安度过,却熬不过这年景。太子先薨,而皇爷爷依然硬朗。
感叹之余,他想到文大人。此人对他有恩,当年立储之时,力排众议,使父皇下定决心,立他为太子。若是不救,这让那帮拥护他的大臣们,情何以堪啊?
正在感叹,侍卫长来报,在他耳边私语片刻。
太子听闻,大喜,连忙道:“快快有请,慢,请他到书房等候。”
那人退下之后,太子命人更衣,几个奴婢给太子换上便服。
洗漱完毕,他命人都退下,独自前往后院。
过了一会儿,他来到书房,命令十几名护卫把守好,关紧房门,走了进去。
此时,书房中,早已有热候着。
见太子进来,那人放下手中茶水,立刻就要下跪。
太子扶住那人,道:“老大人,莫要多礼,这里不是朝堂,你我之间无需这些礼节。”
太子赶忙请那神秘人坐下,他拿掉头上戴的斗篷,两人详谈起来。
太子将近几日,朝中发生的变故,一一道于那人听。
罢,有些感叹,他询问那人,该如何以对。
那人听闻,反而笑了起来,太子不解,便问:“老大人何故如此轻松?”
那韧头不语,端起茶杯,吹吹杯中的茶叶,然后喝上一口,放下杯子,接着对太子道:“老臣曾听闻,太子坐镇燕京之时,先帝有意交好太子。先帝曾遣人,送书信给太子,太子是如何处置呢?”
太子听后,思虑片刻,回道:“哦,老大人也曾听闻?可惜,此一时彼一时啊。”
“非也,非也。”那人打断太子的话,道:“太子彼时,何等坦然,何等镇定,泰山崩于前,而不动,处之举重若轻。此时之境,虽大不相同,然深处逆境而不意乱,居危地而不志馁,此乃大丈夫所为。隐忍不发,不是不发,谋定而后动,事半功倍。”
“老大人之意,还是让本太子隐忍下去?”太子思考着那饶话语,不禁问道。
那男子频频点头,接着道:“圣主对殿下的疑心与戒心,一日不除,对殿下亲信的打压,一日也不会停息。”
“哦?圣上还会大动干戈?”太子眉头紧蹙,起身在桌前徘徊。
“不错,圣主疑心甚重,文大人一案,已明白无误。他虽身在大漠,仍遥控朝廷中枢,将其问罪,这是圣主对太子疑虑过重。此时若太子稍有不慎,将铸成大错。与其动,不若静。朝中风向虽有变化,却正是考验人心之时,骑墙之人尽显,这些人皆阿谀奉承之徒,不足与之谋。大浪淘沙,留下之人可大用。”
太子接着问道:“那依老大人看,文大人是救,还是不救?”
“不救实为救也。太子不但不能救,还要上表奏折,自陈罪责,承揽过失,必要时,以退为进。以调养身体为名,在府中净养,以待时机。”
太子目光一闪,停住脚步,坐回椅子上,端起茶杯,品上一口。
那人看着太子,接着道:“自古以来,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乃历朝历代之故例。虽有例外,但大都引起朝局动荡,血雨腥风的争斗,甚至遗害后世。殿下熟读史书,当知周平王迁都,大汉武帝巫蛊之祸的危害。帝乃明君,又怎会不清?况太祖已定祖训,立长之事恐难以更改。即便帝有此意,朝武百官必反对者居多。”
绝代天骄之问鼎天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