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贾母兴趣很高,带刘姥姥逛大观园,一群人随行。
甄玉读《红楼梦》多年,今天终于有机会逛逛园子了。
大观园的建立是为了迎接贾元春省亲,大观园的方位在宁国府和荣国府的后半部分,利用荣国府的东大院和宁国府的会芳园的西半侧合并而成。
这项巨大的工程同时也耗尽了荣国府的家底,从繁荣走向衰败。
众人从怡红院北门出去,穿过一道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只见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一出去,两边都是游廊相接。其间点缀着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一边乃是一颗西府海棠。
转过花障,则见清溪阻路,前面又是大山相隔。
众人转向西北一条小径前行。
“阿弥陀佛,这真是神仙住的地方!”刘姥姥一路感叹,“比那画画的还要美!”
甄玉也是看得心旷神怡,这真是大手笔。
众人沿着沁芳溪旁边的花径前行,忽闻一阵悠扬的琴声传来。
探春说道:“这不是甄兄弟前两日弹奏的《高山流水》?”
甄玉点点头,“正是此曲。”
贾母笑道,“这是何人弹琴?”
黛玉说道:“这附近就是栊翠庵,应该是妙玉师傅在弹琴。
贾母说道:“那我们就去那里歇歇脚,吃碗茶再走!”
于是,一行人来到山门墙。
妙玉得了消息,连忙出来把众人迎了进去。
走到院中,众人只见花木繁盛,好个清幽的所在。
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的越发好看。”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
妙玉笑着往里让。
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
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
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奉与贾母。
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
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
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
刘姥姥接来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只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甄玉看见妙玉拉了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二人随他出去。甄玉就悄悄的跟在后面。只见妙玉让她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
妙玉自向风炉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
“好啊,妙玉师傅,你给她俩另开小灶!”
宝钗笑道:“我们女孩儿说体己话,你跟来做什么?”
甄玉笑道:“我来讨杯好茶喝!”
那妙玉听到叫自己‘妙玉师傅’,就明白现在的人,是甄宝玉,不是贾宝玉,因为她并不知道甄宝玉今天搬进园子。
那日,甄玉收拾金钏,妙玉知晓甄玉有高深的佛法手段,又是高道的门足,心里自然对他高看一眼,于是说道:“难得你来,我自然好茶待你。”
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面的茶盏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
甄玉明白,因为刘姥姥吃了,她嫌脏不要了。
只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傍边有一耳,杯镌着“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顽”,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
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杏犀”。妙玉斟了一与黛玉。
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甄玉。
甄玉品尝了一口。虽然他不是喝茶的行家,但是这茶水入口,果觉轻淳无比。
红楼:师父是神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