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的年底,家里置办了不少:三、四丈深的压水井、贴着小厨房的外墙上,叫瓦匠砌好了水泥的楼梯打谷场上的石滚子被牛拉回来放在门前,因为新买了一台打稻机,是电动的,往后就是一个人打也来得及了。
梅香娘家的侄子们也长大了,都开始在外面找活做了,家里都比从前富裕多了,也不等着梅香家欠的钱用。因此,梅香将家里大半的积蓄都用来置办用具。不求人,这三个字是她向来对生活的期望,而富贵的性格,从来更是害怕求人办事,自己手上有一点钱,就得把自家要用的东西办齐全,用起来心里也踏实。
二妹初三这一年,她是更加用功了,连星期天也不放松自己。每天瞧着父母忙前忙后,尤其是大姐芙蓉,从前的白皙得像花洋藕似的皮肤,如今那脖子以上的部分都成了酱油色,二妹便一心想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就算无法改变一家人的命运,至少她的人生不能继续重复这样窘迫的生活。
富贵在说清风和明月的时候,总是拿二妹作榜样,同时,也会拿芙蓉小的时候不用功学习作为反而教材。每当这个时候,梅香总要替芙蓉抱不平说几句:“芙蓉呢,也不能全怪她不用心念书,那时我们也没工夫管她学习上的事,总是让她放了学要么放羊去,要么就是带着弟弟妹妹玩,这心玩野了,哪里还能念得进去呢,一半的责任也在家里。不过,越是这样,你俩要好好学习,可不能让你大姐白辛苦一场。”这后面的话是对着明月和清风说的。
明月听了抿嘴笑笑,清风却撇撇嘴不认同。
“说你呢,你就要听,你干么撇嘴啊,我瞧你天天放学就跟云儿一起疯玩倒是上劲得很。”富贵数落清风。
清风可腻烦这话,还嘴道:“我哪有跟她疯玩,我都是作业做好了才出去的。”
“做好了就不能在家瞧瞧书啊,说你还顶嘴。”富贵瞪着他。
清风还是不服气,说:“我又不是书呆子,天天瞧书,又不是没考及格。”
“你这话就不对了,念书就要有上进心,不能只求个及格就算数的,总要跟人家好的比一比。”梅香只要开了口,清风总不敢像对阿爸那样顶嘴,说白了,他心里对阿爸就是有些不服。
他的性子不像富贵那样软弱可欺,多偏向于梅香的刚烈,却又没有梅香的那份沉稳,大了几岁后,这两年越发的有些叛逆的倾向。富贵平日里的确过于啰嗦了些,道理往往没讲清,就要来硬的,这小子自然是更加的不服气梅香对于孩子们的教育,总是多余的废话尽量少说,讲的道理也不会超过两遍,她觉得能听得进去的,不用太多说听不进的,说多也无益越是这样,清风反而不敢轻意的与阿妈顶嘴,因为他觉得阿妈的话,多数都说在点子上,他也无可反驳。
中考后,二妹没有辜负一家人的期望,顺利地考上了无为师范。富贵心里高兴,在家摆了几桌酒席,大家伙都放了鞭炮来祝贺,二妹的脸上总是淡淡的。
小霞也带着几个孩子来了,她家的大宝考上了无为二中,也算是挺争气。小霞私下劝梅香说:“你怎么也不让她念高中呢?要是将来考了大学,岂不是更有出息?!”
梅香一笑,说:“孩子自己要求念师范的,中考前就问过这话,二妹这丫头可懂事了,估计是想着家里的条件也不是特别好,底下还有两个小的要念书呢,再供她念高中,说句不恰当的话,真要考上了大学,到外地去,你说这家里怎么供得起啊。”
小霞想想也有道理,说道:“唉,这倒也是了,这丫头啊,心重得很,可懂事着呢,我家大宝回来总是夸她好。”
梅香淡淡地笑笑:“穷人家的孩子,可不是都懂事得早么。不过呢,这样也好,将来就在门口做个老师,小学也好,中学也好,总是在家门口,一家人相互有个照应。”
这一年开学之前,富贵可是很舍得了一回,给二妹买了一辆崭新的二八自行车,作为她考上师范的奖励。实际上,这是二妹自己的要求,她私下对芙蓉说:“家里盖房子的钱紧紧巴巴的将将着还清,还要给我筹学费,食堂里要是带米去,还能省下不少钱,再说坐车子来回也要钱,下了车子,我也拖不动那一袋子大米。”
还梅一段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