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起来快如沙漏,很快到了年根下,小脚姨妈挑了一个天气极好的日子,暖阳普照,墙根下晒阳的老头子老奶奶们,眯缝着眼睛,瞅着小脚姨妈领着两个姑娘,他们都和小脚姨妈打招呼说笑。梅香走在小脚姨妈身边搀扶着,阿英一脸兴奋地跟在身后。平时上街买菜的事,都是由小脚姨妈亲自去挑选,多半是跟着柴老一起去街上吃点心,回来时柴老挎着的菜篮子里,一头放着一些鱼肉菜蔬,另一头摆着几根油条或是炸饺子,每每走回村子里,村里的孩子见了,总叫小皮猴们投来羡慕和垂涎的目光。
说到炸饺子,不得不说一说,本地的糯米面粉炸饺子属于地方特色,外乡是绝没有这一门手艺的,即便同样是用糯米面皮做出来的炸饺子,味道也相差甚远,须得有这门祖传的手艺,加上本地独特可口的香干子,再放上几粒浓香的本地葱花,只有这几样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之后下油锅炸出金黄酥脆的饺子,还没有吃到口里,鼻子里已经闻到一股难以抵挡的诱惑香,若是一口咬下去,那时才知道什么叫碰碰香。一毛钱两个,一顿早饭不吃上五毛钱的,那根本就解不了馋的。梅香跟着阿英一起,一个月能吃上五六回,毕竟不是自己家,怎好意思吃得太多,一次顶多吃上两个,那她也觉得已经很开心了,这要是在自己家里,一来没有这种炸饺子可卖,二来也没有这个条件去买。
在家里的时候,每天的早晚饭都是白粥加上前一年腌制的臭小菜,偶尔晚饭吃一顿青菜下挂面,或者南瓜下挂面,那就是一种奢侈浪费了,若是有人家日子平常紧巴的,还要上街买早点回来吃,那便让人背后议论说此人家真是不会过日子,活该要受穷。
而今天,有一件比让她吃炸饺子还要兴奋的事——小脚姨妈领着她和阿英上街,说是给她俩各做一件过年的新衣服。这怎么能叫梅香不兴奋咧!都好几年没有做新棉袄了,家里兄弟姊妹多,大的穿了给小的,缝缝补补不知多少补丁了,总不能把家底掏出来去做一件新衣服吧;虽说哥哥姐姐们慢慢长大了,也能更好地帮衬家里做活挣工分了,日子也该越来越好过一点了。可是,几个新嫂子娶进门后,再添了侄子侄女,日子又变得紧巴巴了,哪里好意思对母亲提出要做新衣服哩,那也太不懂事了。她那件的确良的新褂子还是三年前做的,也就在每逢过新年的时候,大年初一那天,将它蒙在旧棉袄的外面,裤子上虽缝缝补补打了好几个补丁,但的确良褂子蒙在棉袄外面,整体看上去,每年都像是穿了新衣服,心里也挺高兴的。
经过炸油条的早点摊子时,阿英走上来扯了一下小脚姨妈的袖子,在她身边咕哝了一句:“妈,赶着上街来,我早饭可没怎么吃饱,我得去买饺子吃哩。”小脚姨妈看看她俩,说道:“先不忙吃啊,你们先去下街头裁缝店,把尺寸量好了,再回来吃饺子也不迟,再说,早上喝过粥了,还能有多饿啊!”梅香忙说:“我不饿,表姨买两个给阿英吃就行了。”阿英一听便噘嘴道:“什么啊?两个怎么够!我得买一块钱的。梅香,你不饿你吃两毛钱的,我吃七毛钱的,妈反正不是多爱吃那个,让她尝一毛钱的就照咧。”梅香被她这一串话,引得憋不住笑了。小脚姨妈狠瞪了阿英一眼,说道:“你啊,就惦记着吃哩!”说完直摇头,仍然往下街头走去,阿英跟在后面,对着梅香伸伸舌头,缩了缩脖子,梅香也看着她调皮地一笑。
梅香和阿英二人跟在小脚姨妈身后,先后踏进了裁缝店里。阿英也不是第一次来了,见里面的师傅徒弟们各自忙着,她独自东瞅西看的,觉得很无趣,一心惦记着快些量裁好尺寸,自己好带着梅香一起去吃炸饺子;梅香看着缝纫机上各种颜色的丝线,被一双双白净的手轻轻托扶,脚踏板在她们的脚下前倾后仰,带着皮带轮骨碌碌地转动,觉得挺有趣味;她看得出神,忽听阿英叫她,还拉了拉她的衣襟。这才回头看,原来阿英已经量好了尺寸,见裁缝师傅手里拿着皮尺向她走过来,心下会意,便随着师傅的指示抬起胳膊、伸直了手臂、转过身去……师傅一面用皮尺在梅香身上比划,一面用彩色粉片在一大块布上面画着。阿英凑过来,对小脚姨妈说道:“妈,现在我们可以走了吧?”她似乎不像梅香对新衣服那么感兴趣,一心惦记着街心里的油货摊,生怕人家卖完了。
还梅一段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