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是像平常人一样,论文准备三个月,就有一个月在修改格式,一个月在玩,一个月在读文献。至于论文正文?那不是一星期码完十万字的吗?
寂静的寝室只剩下苏航敲击键盘的声音。
“CBR已被用于不同的施工管理领域,如施工诉讼(Arditi和Tokdemir, 1999年)和早期成本估算(Kim等人,2004年)……”
“此外,Pereira等人(2018)运用CBR和仿真模型来测量建筑工地随时间变化的安全性能。在本研究中,还确定了安全政策和资源配置对安全绩效的影响……”
“在本研究中,利用AHP来计算CBR步骤的属性权重……”
“减少数据集的大小的目的是获得同质组,从复杂的数据集来提高数据质量和提高预测精度,因为复杂性中的数据可能带来严重的查询,同时试图找到一个有意义的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和目标模型……”
苏航似乎忘记了时间。
同时在电脑上跑这个算法模型。
算筹还不错,可以自动化生成漂亮的表格。
有些软件的图片只有黑白,要改颜色还得自己加几行代码。
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或许不重要,但是对于一般使用者而言就会很友好。
虽然在苏航看来也没什么用。
不过在看到最后那自动配色后的散点图,以及自动生成的对比分析图。
苏航只想说,真香!
……
虽然一般使用者一片叫好,不过这个软件到底能不能走上国际舞台,到底能不能被主流学者认可,还是说只是自己在自娱自乐,一批人还是表述出了自己的担忧。
整个七零八研究院在开完庆功宴后,又开了一个小会,目的就在于如何走出国门。
分析来分析去,最后一群人还是没有想到一个合适的方法。
没办法,国际学术上的声望还是不够强。
一提起科研大国、科研强国,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灯塔,其次就是英格兰,还有脚盆鸡、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
这些国家都在学术上有非常高的声望和话语权。
就算是有学术造假前科都能拿诺奖。
而种花家还是太年轻了。
总而言之,还是只能交给时间来检验。
强行推广不是没做过,反而会适得其反,暴露出很多问题。
比如明明不够适用,却还是买一个授权放在那吃灰。
久而久之,大家都会在心里默认这是一个没用的软件。
求着别人用、强加给别人用,终归不如让别人求着。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关键点。
这次算筹开发的名声都是归于蚂蚁公司,虽然有鸣谢各大高校院所,但是唯独没有提到七零八研究所。
整个七零八研究所就像是隐于幕后的开发者,没有一点门路的,压根不知道这个研究所的存在。
即使在网络上搜索,也只会导向另一个毫不相关的研究所。
生活的美好,往往就是被一群默默无闻的人撑起来的。
比如凌晨的清洁工,比如边疆戍守,比如一直在保密名单,连户口都不见得有的那一群人。
学习使我富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