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主任,在2004年当选National Academy o Sciences。
他对收到的稿件会很快的阅读一遍,因为一年会受到近千份稿件,所以初步的review并不会太过于详细。
当确定一篇文章有价值之后,就会进行长时间的深入阅读。
而尼古拉斯·卡茨的研究方向恰好也与数论相关,例如《卷积和等值分布:佐藤泰特定理有限场梅林变换等。
所以这篇孪生素数之间的有界距离立马就进入他的眼中。
而苏航一个学术小白,没有选择什么花里胡哨地写作手法,上来就把主要的工作思路抛了出来,并指出了前人工作的难点、缺陷,以及本文做出的改进和创新点,这开宗明义地写法,对胃口啊。
尼古拉斯·卡兹马上开始进行下一步,漫长的深度阅读。
同时把这篇论文发给了其他专家进行评定。
比如解析数论方向的亨里克·伊万尼克、多伦多大学的约翰·弗里德兰德等。
这篇文章给尼古拉斯·卡茨的震撼太大了。
他们一度认为,对于孪生素数而言,现有的工具和知识是不足以实现它的证明的。
所以第一印象就是,这不会又是一个基于某种猜想下的证明吧?
而苏航这个名字,对他们而言也太过陌生。
数学家的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真正有名气、有实力的也就那样几个,相互之间在数学会议上早就认识了。
即使没有见过面,那也拜读过互相的文章,见字如面。
即使是不认识的数学家,那起码得有几篇业内论文呐。
但是苏航这个人没有啊。
卡茨试图找到他的其它论文,可是并没有找到。
唯一一篇论文还是工程领域的小期刊上刊登的。
他们下意识地认为,不可能,也许只是名字一样而已。
数学家在其他领域做出成绩不是没有,比如天文、比如音乐、比如绘画、物理等等。
但是工程领域?
还真没有听说过。
所以一众外国人一致认为,这就是同名同姓而已。
比如伯努利几代人都是著名科学家。
青年伯努利在火车上聊天,介绍自己是伯努利,结果对方打趣道,“那我还是牛顿呢。”
这种事,他们有经验好吧。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在数学上可以说是平平无奇的人,突然发出来了一篇直指数论高峰的论文。
亨里克·伊万尼克直接把这篇论文抛开,放到一边,他觉得这个论文又是一些哗众取宠的文章罢了。
说来也是苏航运气来了,普林斯顿大学恰好在举办一个会议,关于数论方向。
约翰·弗里德兰德和亨里克·伊万尼克都参加了这次会议,两人就谈到了这篇文章。
刚好他俩也准备会后交流一番,这篇论文就拿来看看呗。
反正还得给尼古拉斯·卡兹回复。
这一看,就了不得了。
虽然写作手法和语言应用简直堪比小学生文笔,但是这个证明过程似乎,有点意思。
学习使我富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