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拿出一个让世界瞩目的成就来。
回去之后,苏航开始整理最近的前沿成果。
不限于理工科,经济、文化苏航也兼收并蓄。
不过,越看,苏航越是心惊。
最近二十年,相比于之前的几百年间,科学上的突破速度已经非常缓慢。
虽然论文发表、科研专利申请的数量一直在飞涨,不过都只是把已有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而已。
仔细去看,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技突破。
计算机、原子能、航空航天、遗传工程为代表的技术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但是实际上,除了计算机和遗传工程,另外两者从科研到开发应用实在是太缓慢了。
而且其认知程度远远不如前两次工业革命。
现在又迫不及待地开始第四次工业革命。
虽然资金一直在投,但是成果依旧不多。
比如10nm以下的芯片技术,靠化学染料把火箭送上火星,再比如可控核聚变。
越是深入,越是困难。
不过,这些问题都被IT技术的飞速应用给遮掩了。
苏航有点胆战心惊。
这样看来,现在不过是在摘之前科技研究的果子罢了。
实际上今天所有科技依然跳不开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技术。
苏航衣服出了一层汗。
这汉城的夏,还真是热啊,大晚上的还是这么闷。
苏航松开鼠标,思维跳的有点快了,总是胡思乱想。
这也许只是错觉吧。
最近二十年社会的变化是极大的。
从Motorola到iPhone,从大脑袋电脑到轻薄本,进步明明很大。
而且生活质量、日常物品的科技水平明明有了很大的提升。
要说科技没有进步,三岁小孩、十老太都不信。
二十年前可不能玩手机游戏,也不能跳广场舞。
这也许是因为现在的技术太为复杂了。
苏航靠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现在已有的知识太多了,要学完现有的知识起码得硕士毕业,甚至到博士才能接触到最前沿,那个时候,已经近三十岁了。
这样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发掘出新的科技。
而且,随着科技愈发复杂,必须要一个团队合作才能完成新课题。
少有爱因斯坦、费米这样的物理学全才了,绝大部分科研工作者都是专注于一个极小的领域,这是分工细化的必然结果。
所以现在既强调学科交叉,要有复合型人才,又强调分工明确,要有自己的专长。
但是还是难以继续深耕在前沿技术。
原因回到前面的时间,学完现有的知识就已经到了三十岁左右,这个阶段已经是创造力黄金期的尾巴,要做出成就很难,而恰恰是这样一群人才掌握着最前沿的技术。
一个小型学科,往往最尖端的知识就藏在几个人的脑子里。但是要成型、要应用,还差得远,又需要很长时间、很多其他“分工”的人来参与、来完成。
苏航揉了揉太阳穴,想得头疼,把桌面整理了一下,想这么多有用吗?不如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一方面,拓宽知识面,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
另一方面,找一个突破口,争取在某一个理科专业打开门面,走向尖端。
工科的基础是理科。
学习使我富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