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他没再强逼,反倒给兄长安排了任务,但这一举动又把我家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了太子和地方官府角力的矛头。
好在最终事情得以平息,我家度过了这最危险的难关。
然后有趣的事情发生了,那位与我本不该有交集的皇子,竟遣人送了东西给我,其中还附带了一首李白的诗。
云想衣裳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虽是轻薄之举,却也让我猜测,这位兴是有意于我,但之后我也没放在心上。
时间逐渐过去,之后我随母亲去乡下别院居住,顺道去南静庵还愿,感谢菩萨庇佑家族平安。
这本是平平无奇的举动,哪知我却又遇到了他。
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偷跑出来闲逛,所以只带了几十名侍卫,然后就被白莲教的人伏击了。
他和手下人退到了我家别院,为保家族存亡我们也参与进防守中,我还让兄长以重赏招佃户来协助。
后来大战爆发,我当时害怕极了,以为就要死在这里。
为保清白,我与母亲拿着剪刀,躲在房间里相互依偎着。
可怕什么就来什么,贼人杀进了我藏身的房间,靠外的婢女被当场杀害,飞溅的鲜血落到了我的脚边。
贼人发现了我和母亲,就在我以为今日必死时,他提着刀冲了进来,非常轻松的将贼人斩杀。
直到多年以后,我都能记得他那关切的眼神,以及他传递给我的强烈安全感,但我当时却不知自己已对他动了心。
后来危机解除,我家因救援有功再次被封赏,我还得了他保举成为公主侍读。
之后我家随他一道进京,而到了京城我才体会到,所谓四大家族不过平平,京城里最不缺的就是权贵。
好在我在京城,遇到了此生最好的姐妹和知己,那时我便想即便选不上,有此挚友也算不虚此行了。
黛玉是个有趣的人,她虽小但学识却不弱于我,所以在贾家的那些日子,我跟她可谓无话不谈。
之后选拔侍读开始,虽然有他的保举,但对选上侍读一事,我还是没有太大把握。
可最终,我还是进到了复选,并见到了皇后娘娘,也就是我日后的婆婆。
皇后威仪深重使我不敢直视,让我意外的是娘娘很和善,后来谈话才知是因为我救了她儿子。
然后,我就迎来了她的第一次考教,我的回答应该让是她很满意,于是娘娘下了懿旨给我厚赏。
之后我成为了公主的侍读,这是一个很抢手的职位。
后来我才明白其之所以抢手,原因不在于侍读职位本身,而是跟那位十三爷息息相关。
原因在于,次年这位就要成婚,各家拼了命的把女儿往坤宁宫送,其实是为给皇后娘娘推举王妃。
入选之四人,只有我是个意外,而意外又源自于他。
我也不知从何时起,对这位十三爷起了爱慕之意,虽然每天在坤宁宫东殿陪公主,我却总期盼着他能过来。
之后他找我学下棋、学诗文、学抚琴,我知道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我心里没有只有欢喜。
跟他相处时间长了,他确实对我是极好极客气,而且言语之间多有爱意,这让我猜测他或许心里真的有我,当初送的那首诗并非轻薄。
意识到这一点我欣喜若狂,但面子上我却依旧矜持,我必须抑制自己的情感,因为这是良家女子该有的品性。
后来贾珍作死戏弄秦家,让我再度见识到了皇权之至尊,什么国公府的长房传承,触怒了他差点儿被直接打死。
再之后北静王因一匹马被削爵,同样也证明了这一道理,让我知道这大明朝任你王侯将相,都不过是朱家的奴才罢了。
这次我并不为贾家忧心,因为贾珍确实咎由自取,我在贾家时就听过宁府不少烂事。
他救下了秦家姑娘,可当我见到他与那位秦姑娘亲密相处时,我的心如针扎一样的刺痛,仿佛失去了此生最宝贵的东西。
我没有表现出来,反而打趣了他俩几句,但这件事我耿耿于怀了好几天。
红楼襄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