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进驻坤宁宫时,就有人禀告过这件事,可她的事情太多给忽略了,东西就在阁楼上角落放了几年。
于是宝钗让朱慕梴找来文稿,一看字迹她便知是黛玉所做,虽然上面并没有署名。
看着眼前这自作聪明的小子,宝钗气得想给他两巴掌,此生她头一次觉得如此丢人。
“你亲自将这稿子,去交给你林娘娘,然后跟她致歉!”
“啊?”
“立刻去!”宝钗怒斥。
“是!”
朱慕梴惊恐逃离,宝钗静坐了一会儿后,便起身往乾清宫去了。
她得亲自把这事跟皇帝说清楚,不然此事终究是个隐患,说不定哪天就被有心人引出来。
…………
大明皇后为一首诗着急时,大明忠臣李自恒则在为百姓饱腹而奔走。
金陵要不到粮食,他又只能返回江北,打算让地方官府想办法,从大户手中挤出一些粮来。
实在不行,动用官府库银买都可以,到时候他会承担一切责任。
然而等他回到泗州,才发现所有问题都已解决,粮食缺口全被堵上了。
办成此事的是宋子瑜,这位新任的巡按都御史,他号召各府县筹措到了粮食。
从泗州回到凤阳,李自恒找上了宋子瑜。
虽然都是为朝廷效力,可宋子瑜在关键时刻帮忙,还是让李自恒非常感激。
巡按衙门内,听了这位上司的致谢,宋子瑜答道:“李大人,你不必谢我,我是江北的官员,自当为百姓做些实事!”
“如今虽有奸邪作祟,却非所有人都立身不正,我只是其中一个罢了!”
宋子瑜这番话,让李自恒有些意外,也让他受了一些启发。
一直以来,李自恒认为官场里没几个好人,宋子瑜是贾雨村的门人,早被他划进奸臣预备队。
而宋子瑜到江北后,查民变之事只顾党争,对其他人重拿轻放,便又佐证了他的判断。
可眼下宋子瑜的言行,又动摇了他的观点。
于是李自恒只能感慨,人性确实非常复杂,至少他不敢说洞悉。
其实从功利的角度来说,宋子瑜的这一行为很好理解,而且他本人已道出缘由。
他是江北的巡按,算得上是地方官,安定地方本就是职责。
他是贾雨村的学生不假,可他得先是他自己,派系利益只能排到第二。
如果江北真的又发生变乱,李自恒当然难辞其咎,可最后还是得他来收拾局面。
二人接下来又闲聊了几句,只是相同语言实太少了些,所以几分钟后李自恒就告辞了,接下来他还有很多事要忙。
看着李自恒离去,宋子瑜心情也很复杂,他很佩服这位真正的君子,却知道往后与此人注定会是对手。
转眼又是几天过去,按李自恒重点突破的办法,树大招风的陈家成了主要查访目标。
虽然这些天李自恒不在凤阳,锦衣卫和东厂的人可没闲着,把陈家里里外外情况摸了个清楚。
但是对于审案,厂卫们都表现得很谨慎,他们只给李自恒提供线索,审案的事还得后者亲自来。
所以李自恒回到临时衙门,先是看了看了大量的情报,整理好思路再开始审案。
乾盛五年三月十六,整饬江北兼并第一案拉开序幕,李自恒陆续传了刘家、张家、和陈家二房三房问话。
这些都是陈家大宗外围势力,也是陈家兼并土地的白手套,只有先从他们入手才能关联到陈家。
李自恒准备充分,在审案中人证物证都有,只用五天就牵连到陈家大宗。
三月二十一,李自恒正式传讯陈裕盈,但这位以身体不适为由,令其子代为出面庭审。
李自恒当然不同意,安排了郎中去看陈裕盈,逼得后者躲去了乡下养病,于是李自恒又让郎中去了乡下。
最终,陈裕盈被逼无奈痊愈返回凤阳,于三月二十七正式登堂受审。
红楼襄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