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念念姐姐,也在笑,他们都在笑什么?小丫头心里疑惑了。
饭菜上来,闻着香气就让人食指大动,如玉也顾不上探究这个问题了,赶紧拉着大家入座要吃饭,肚子实在是太饿了,野鸡的香气都从喉咙进去了。
宋氏笑着跟小英说,“你们也别忙活了,我们这儿开始吃上了,你们几个也摆上桌子吃吧,两只野鸡我们也吃不了多少,剩下的大家都吃掉,隔了夜明日也就不新鲜了。”
小英福了福身,笑着说,“奴婢替大家谢过老夫人。”
这样的规矩他们已经很习惯了,但凡有什么好东西主子都不会自己享受的,剩下的一定会让大家都一起吃。
跟了这样的主子只能说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吧,虽然他们是奴籍,但是在许家半点都没有受到轻视,这几年来过得十分有尊严,半点没觉得自己是下人,主子们实在是太好了。
晚饭过后,方念也没有在前院儿多待,她想着自己的衣裳和香囊还还没有做好,得抓紧时间才行。
今日宋氏的话也提醒了她,过不了多久就是她的生辰了,到时候不管许平武回没回来她都必须要回家去才行,要不然爹娘会生气的。
既然是要回家去,那给娘做的衣裳一定要做好,她还给爹绣了一个荷包,这都是礼物,总不能拿绣了一半的给他们吧?
同时她心里又祈祷着,可一定要让许平武早点回来啊,自己在这里住了这么久就是为了见他一面问个清楚,别到时候人没见着自己倒回去了。
与此同时,许平武已经赶了两天的路程,很快就要到安华镇了,在客栈歇息的时候,许平武心里一直念叨着,很快就能见到方念了。
他心里十分紧张,也不知到时候见到该说些什么才好。
一个多月不见了,念念有没有想他呢?
光是自己这么想着,心里就觉得甜滋滋的。
许平武打了热水清洗过也就上床睡觉了,连日赶路还是挺辛苦的。
次日上午,安华镇衙门接到京城传来的消息,许平武高中二甲头名,县太爷高兴坏了,赶忙让衙役去永宁村报喜。
几名衙役敲锣打鼓的从镇上到了永宁村,还没有进村就能听见锣鼓声,村里大伙儿都十分好奇地往村口望着,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
等那几名衙役到了村口才有人看见了,赶忙朝村里喊着,“来了几位官爷,也不知道所为何事,快去把里正找来吧。”
这种大场面他们可镇不住,对于乡下老百姓来说,凡是跟衙门有关的那都是大场面,得让里正出面才行啊。
里正正好就在家里,听着消息赶紧就出来了。
那几位衙役已经进了村,里正笑着上前,朝着他们拱了拱手,“小人永宁村里正,敢问几位关爷到永宁村来所为何事啊?”
这是大喜事,那几个也就不会为难这些平头老百姓,为首的一个笑呵呵的说,“这是喜事,永宁村许家的许平武进京科考,高中二甲头名,今日才接到的消息,大人十分高兴,赶紧就让我们来这里报喜了,许家在哪里,里正快带着我们过去吧。”
里正一听这话,一时之间有些恍惚,等回过神来,赶忙说道,“这边这边,官爷跟着我走就是了,许家就在前头。”
他心里高兴极了,没想到平武竟然中了二甲头名,这可不是一般人能中的啊,这孩子一直以来踏实刻苦,读书十分努力,老天爷眼睛亮着呢,这就给了他回报了,真是不简单啊,这回许家可真算是光宗耀祖了。
锣鼓声继续响起,一行人朝着许家走,刚刚有人在旁边听了一嘴,这会儿乐呵呵的到处去传消息。
许家还有人在地里干活儿,也有热心的人去叫他们回来,如今他们家可不一样了,举人老爷还不算什么,这回还得出一个做官儿的才行,平武这样子怎么都是要有官职的了,以后就是官老爷,这许家还真是祖坟冒青烟啊,家里的孩子怎么一个个都那么出息呢?
许如玥嫁进了京城的大户,许平秋虽为女子,却在外面张罗生意,挣的银钱肯定也是不少的。
旺夫小农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