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私下里,李易还是将面子给足了,这天中午,李易,以及贾诩、郭嘉、张辽,一同在太守府内摆小宴为袁涣接风,原本徐晃也是要来的,只是最近徐晃都在城外练兵,李易也就不喊他了。
李易先为几人介绍认识,一番寒暄,酒过三巡,袁涣笑着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送到李易面前,说道:“襄侯离开扬州虽然未久,使君却对襄侯极为挂念,平日与我等谈话,时常会提起襄侯,每每都是思念之情,唉,这般荣宠,袁某是当真羡慕啊。”
李易接过信,一边拆一边唏嘘道:“李某同样如此,说来我与袁使君虽然只有两度相见,但袁使君风采我却早已铭记于心,不怕你笑话,我其实不善为官,平时说话做事,其实都是以袁使君为榜样,纵然我不善治民,不能使南阳富足,但百姓生活倒也安稳,这全赖袁使君功德。”
之前袁涣的话明显有拍马屁嫌疑,因为袁术可能会惦记李易,但李易又不是美女,袁术绝对不会天天惦记他,只是花花轿子抬人嘛,袁涣说点好听的倒也是情理之中。
可李易的马屁就实在太过分了,竟然说南阳的治理都是袁术的功劳,饶是袁涣早有心理准备,嘴角还是忍不住抽了一抽。
再看旁边几个陪客,贾诩郭嘉一大一小两只狐狸笑眯眯的,看上去很是友善,似乎完全无视了李易那不要脸的马屁带来的伤害,至于张辽,这位猛将兄却是捧碗灌酒,将整个脸都挡住了,也不知他是个什么表情。
袁涣之前就与贾诩郭嘉有些接触,虽然没有具体试探,但只看这份镇定功夫,比之袁术麾下那些人是丝毫不差,至于张辽,袁涣不善武艺,不好分辨,但看李易对张辽的重视态度,显然也不是庸人。
就这,还没算上没有露面的蔡邕,黄承彦,诸葛玄等人。
暗暗佩服李易聚拢人才的本事,袁涣口中代着袁术谦虚道:“襄侯过于自谦了,要知道,说到襄侯才华,袁使君可是直言当今天下年轻人之中,当以襄侯为最呢!”
“哎,惭愧惭愧。”
李易随口客气了一声,就没有继续跟袁涣乱扯,而是打开信件认真看了起来。
书信是袁术亲笔,李易先前后大略扫了一眼,洋洋洒洒大约上千言,不折不扣的一封长信,不管其中具体内容如何,单单看这点,可见袁术诚意满满。
李易一脸严肃的对扬州方向拱了拱手,表示了自己对袁术的尊重,这才开始看袁术书信的具体内容。
开头比较套路,对李易各种问候,诉说想念之情,然后表示,等他得到荆州之后,希望李易可不不要退隐,继续留下来辅佐他,而且袁术还再次以九卿之位拉拢,说完这些,袁术才转入重点,开始讲李易最关心的事情。
袁术信中提到,他决定于四月十八,自封楚王,并通传天下,而在此之前,袁术会任命张勋为大将军,率大军潜伏江夏郡外,在袁术称楚王的同时出其不意杀入江夏,目标治所西陵。
此外,还会有一支偏师,以纪灵为主,汇合豫州黄巾,通过豫州杀入荆州,作为张勋策应。
至于袁术本人,在寿春就任楚王之后,也会快马赶赴荆州,主持战事。
信件中提及战事的只有聊聊数语,但给李易带来的震动却是不小。
袁术比李易想的要理智,或者说袁术的手下们比较理智,虽然得到了玉玺,而且还是天授玉玺,但袁术并没有直接称帝,而是自号楚王。
这让李易感觉自己的记忆有些混乱,他有些分不清原本历史上袁术到底是称帝,还是称王,只是记得打游戏的时候,袁术的旗号是“仲”,也不知那算不算是国号。
李易最希望看到的是,袁术称帝,毕竟天无二日,袁术只要称帝,大汉朝廷就算是打掉牙往肚子里咽,也得跟袁术死磕,而且,袁术那样也能在最大程度上的挑动天下人的野心。
可现在袁术自号楚王,虽然依然是僭越,而且跟汉室别苗头的意思明显,但效果到底是比李易的预计差了一些。
李易心里默默叹息,接受了这个结果,毕竟他已经尽力了,称王就称王吧,毕竟他总不能再去建议袁术称帝吧?
三国之化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