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当场拍板,虽然李易是荆州官员,但等两日年节之时,要李易随他一起,与扬州百姓同乐。
此举足以说明袁术对李易的看重,当然,也不排除,袁术是想将李易在扬州的动静搞大一点,让刘表生出不满,彻底断了李易与刘表和解的可能。
此外,那些官员中,许多人也私下邀李易有时间到他们府上小聚饮宴,李易在致谢之余也以时间紧张为由,将其中大多数的邀约推掉,最后只答应了纪灵,杨弘,还有袁涣三人的邀请。
本来李易还想推掉袁涣的,但奈何袁涣太过热情,以至于袁术都看不下去了,亲自为袁涣开口,李易真的是不答应都不行。
众人说说笑笑,等酒宴到了末尾,袁术准备叫众人散场之时,忽然有一个侍卫快步入内,也不管这里还在摆宴,直接在殿内向着袁术下拜,大声道:“启禀主公,吴郡有紧急军情传来,信使正在殿外等候,主公是否传见?”
紧急军情四个字,让在场众人都是一个激灵,许多原本喝的有些晕乎的人也清醒了过来,然后纷纷或惊讶,或疑惑的看向袁术。
袁术脸上同样闪过一抹迷惑之色,不过他反应的很快,马上就掩饰了过去,然后又不知想到了什么,眼睛眯缝了一下,下令道:“速速命信使来见!”
那护卫领命退下,袁术低着头,耷拉着眼皮子,没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至于其他人,大多数保持沉默,少数人窃窃私语,还有极个别的,似乎还往李易这边多看了几眼。
李易感觉到似乎哪里不太对,便向改坐到他身边的袁涣低声问道:“敢问功曹,难道使君在吴郡用兵了,这……之前闻所未耳闻啊。”
李易心里非常不理解,这年头打仗都是要看季节天时,现在外面天寒地冻的,根本不是用兵的时候,袁术虽然说不得贤明,但也不至于犯下这么明显的错误。
而且,李易虽然在扬州缺少消息渠道,但攻打吴郡这么大的事情,多少也该有些风声才对,可李易愣是一点都未曾听说。
如果这是有意为之,那袁术下面人的保密工作未免做得太好了。
袁涣轻轻摇头,之前与李易说话时,他身上气质很是潇洒,让人感觉如沐春风,然而此时,却是皱起眉头,不时闪过一抹担忧之色。
袁涣看了袁术一眼,这才对李易轻声道:“虽然不知军情具体为何,但此事说起来,还与襄侯有几分关系啊。”
顿时,李易脸上疑惑之色更甚,他这还是头一次来扬州,如何会与吴郡产生关联?
袁涣无奈的笑了一下,道:“襄侯此来扬州,难就没有发现,这里少了一个熟人?”
李易的眉头当即就是一挑,扬州的熟人,他还真有一个,那就是孙策了。
上次李易在荆州与孙策照面,两度交锋,孙策认定李易是他的杀父仇人,非要杀了李易不可,任凭李易如何狡辩都没效果。
但李易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希望孙策的想法会有所动摇,就让孙策派人去宛城取走他们家传的古锭刀,不过直到李易动身来扬州,孙策都不曾派人过去,显然,孙策压根不相信李易那些假惺惺的话,准备将来有机会,亲自来“取”。
因为孙策这种坚决的态度,李易此来扬州,如果说有风险的话,其中八成都是源自孙策那边。
也就是李易仗着身负龙气,自问与孙策单打独斗的话,只要不犯二,绝对是稳居不败之地,再加上孙策在袁术这边相当不受宠,只要袁术不想杀自己,孙策根本做不到派出千八百个人围杀他的事情,所以,李易此行虽然对孙策很是戒备,却并不觉得孙策当真能够威胁到他。
不过,考虑到小霸王的名号,李易也没敢疏忽,到了扬州第一时间就命人去打听一下孙策最近在干嘛,奈何孙策虽然名气不小,但官位太低,李易在这边又没有根基,一时根本拿不到孙策的消息。
其实李易可以直接问询袁术,但那时候势必要提及孙坚之死,虽然李易可以一口咬定,说自己不是凶手,但他自己都觉得这种辩解说服力实在有限,因此,涉及到孙策的话题,李易是能避则避。
三国之化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