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你性命无碍,衣食不缺,寿春城中也就袁耀对你有些敌意,此外再无人想要害你性命,更别说,还有我这个姐夫愿意全力护你周全,这等情况比之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然而,正是这大好之时你却是畏惧了,这叫我说你什么才好?”
诸葛亮是很聪明的,之前只是当局者迷,没想那么多,现在被李易点破,心中明悟,顿时羞愧不已。
然而,李易却没有放过诸葛亮的意思,继续道:“现在袁术那边只是得了一块玉玺,就让你心中惶惶,至于么?”
“当然,我也理解你心中顾虑,飞火流星,天赐神物,是个人都难免心生敬畏,但我对你期望很高,我希望你可以知道,人定胜天,传国玉玺如何,飞火流星又如何?当年秦国何其强大,不也是二世而亡,而且分崩离析之时,那玉玺又能有多少作用?不过是沦作他人手中玩物罢了。”
“至于说那从天而降的玉玺乃是所谓天意,这也得看那人的命格能否承受得住这份天意,好的话,固然是威风八面,若是承受不住,那只是另一个董卓,今日高楼宫阙,明日灰飞烟灭……”
“多……多谢襄侯指点,亮明白了!”
诸葛亮明白了李易的这是对他的教诲,然而,额头上的冷汗却是再一次的冒了出来。
他也说不清为什么,虽然李易是在谈论袁术的事情,可是,李易那淡然的,仿佛完全没将袁术当回事的语气,让诸葛亮感觉李易就像是超然物外的掌棋者一般,仿佛飞火流星这么大的事情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诸葛亮心中多半也只是惊叹一声,可等到李易提到董卓的时候,诸葛亮感觉脑袋里面嗡的一声,忽然间仿佛抓住了什么一般,但又欠缺了那么一点,不过即便只是这样,就已经让诸葛亮内心惊惧不已,甚至不敢直视李易。
李易可想不到诸葛亮的感知是如此敏锐,竟然隐隐察觉到了他的野心,也亏得诸葛亮现在年纪还小,不能完全理解,否则换做成年诸葛的话,说不定就要骂他一声国贼了。
见诸葛亮明白过来,李易语气恢复正常,说道:“所以,袁使君那边,你无需太多担心,一切只要如往常一般即可,其他事情,自然有我帮你安排。”
“知道了,多谢襄侯。”
此事诸葛亮心中那莫名的惊惧已经褪去大半,不过心中却也对李易更多了一丝敬畏之情,只是这点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罢了。
之后,李易又给诸葛亮叮嘱了一些事情,没有再惊动诸葛娴,直接便告辞了。
诸葛亮一直送李易送到了隔壁门口,极尽礼数,相对于之前对李易的不待见,诸葛亮现在却有些不舍,毕竟有李易这样一个人照顾着他,还是很有安全感的。
李易在回去之后,没有着急入睡,将赵大唤来,交代他一些事情后,便开始琢磨刚刚在诸葛家的言语是否有不妥之处,然后,就拿出炭笔写写画画,针对明日面见袁术做着各种可行性分析,一直到了后半夜,李易困极,这才放下手中之物沉沉睡去。
第二日一早,杨弘便上门来请李易去州牧府面见袁术,路上,李易通过问询得知,稍后的见面算是私人性质的,除去杨弘之外,不会有他人在场。
李易心里暗暗寻思,袁术这是要单刀直入啊,连个客套试探都没有,直接就上正菜了。
或许,这就是袁家的底气?
很快,杨弘就将李易带去了袁术府中的一处偏厅,远远的,李易就看到一个衣着锦袍,身形富态,嘴上留着两撇小胡子的家伙站在门口,正笑眯眯的看着他。
虽然李易还是在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时候见过袁术一面,而且时间很短,但李易还是深深的将这个家伙的面貌记在了心里,老远就认了出来。
其实,李易在来的时候,有过猜想,感觉袁术对他应该是出府相迎的。
倒不是李易自我感觉良好,而是以南阳的位置,还扬州的发展来说,袁术这么做很有必要,但没想袁术只是在偏厅门口,虽然这么做合情合理,但在情分上却是差了一些。
李易暗暗猜想,这应当是得到了传国玉玺,自认为天命所归,所以,本就高傲的袁术,更加膨胀了。
三国之化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