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几个月前,李易还是一介白身,在盟军军营相见他们一面都难,结果转眼间,李易居然就有了向皇帝举荐一州州牧的话语权,这让袁术感觉很是羞辱。
因此,袁术最初是打算在南阳先将李易暴打一顿,让李易见识一下他的厉害,然后再动身去扬州,不过这个想法袁术刚刚透出来,就被他的下属给劝阻了。
毕竟不管李易是何等出身,李易对袁家有恩这点是不假的,如果袁术只是因为心中不快,就要在南阳一事上为难李易,传出去恐怕会被世人耻笑。
于是,袁术这才没有主动与李易正面起冲突,只是将南阳祸害了一遍,后来纪灵更是在李易与刘表之间下了绊子。
这些手段上不得台面,也谈不上高明,但袁术相信,李易不敢抱怨他,甚至还要感谢他。
等到了扬州之后,袁术忙着扬州的事情,就没有功夫再考虑李易了,不过,随着他的势力扩张开始在扬州开始受阻,这让袁术不得不再次将视线放到了扬州之外。
豫州,徐州,荆州,这三州不管在哪一方肯上一口,都比与吴郡还有会稽死磕要划算的多。
只是,袁术也清楚,这三处地方都不好下手,好在临近过年,出来年还要安排耕种,一时也不着急兴兵,完全有时间让袁术来考虑。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袁术没想到李易再次进入了他的视线,而且,还是要成为他干儿子的姐姐的丈夫,这岂不是说,他成了李易的半个老丈人?
这可是个大好的消息,要知道,袁术虽然完全看不上李易的出身,甚至一直很想找机会拿捏一下李易,但袁术内心还是承认李易有才华的,不说别的,单单就李易杀了董卓这点,谁能说李易是庸人?
再加上南阳太守的位置,李易在袁术心中,非常值得拉拢,但袁术放不下这个脸,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傲娇病犯了,李易主动来投靠他没问题,可叫袁术主动对李易来个礼贤下士,那却是万万不能的。
之前曾有谋士建议,让袁术留在南阳,与李易见上一面,争取将李易收为肱骨,甚至,还让袁术考虑将女儿许给李易,毕竟南阳这块地方太过富庶,值得投入,但袁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毕竟虎女岂可嫁犬子?
不过拒绝归拒绝,这件事始终是在袁术心里落了个影子,直到听说了李易与诸葛家的婚事,这就让袁术看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袁术可不认为,李易与诸葛家两个小姑娘结亲,目标是为了诸葛亮,于是,袁术只能认为,李易是故意拐着弯的向他示好,想通过他干儿子的关系,投入他袁公路的麾下。
这并非袁术妄想,因为证据很明显,那就是他不过一个表态,李易就屁颠屁颠的来了扬州,所以,这个推断一点毛病都没有。
如今,袁术也不觉得李易出身卑微了,毕竟李易已经是他袁家的半个干女婿了嘛。
想到这里,袁术摸了摸诸葛亮的脑袋,问道:“亮儿,李易大概再有两日就能到寿春,为父准备让你出面迎接,当然,毕竟你年纪还小,可再选两人同去,你看在座诸位贤达,让谁与你同去最为合适?”
袁术笑眯眯的,看了眼诸葛亮,随后又看向正在饮宴的一众文武。
其实袁术心中早已经有了自己的人选,至于为何要问诸葛亮,可以说是考教,也可以说是对他的一种培养。
听到袁术的问话,许多正在饮宴之人,纷纷放下酒盏,看着诸葛亮,想看他会点谁的将。
诸葛亮目光扫过众人,袁术摸了摸下巴,觉得这小子太聪明,应该给他加点难度,于是就对着在他麾下担任功曹的袁涣挤了挤眼睛,袁涣先是纳闷,随后恍然大悟,有些哭笑不得,但还是很配合的对诸葛亮笑道:“涣闻襄侯之名久矣,只是无缘一见,所以,今次有意毛遂自荐,不知小公子意下如何?”
在场喝的比较多的多是武将,但袁术麾下的谋士还是很清醒的,不少人闻言纷纷面露微笑,同时也是感慨,自家主公对这小娃娃是真的疼爱啊。
三国之化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