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早在袁术为南阳太守之时,如果袁术那时谋划荆州,而不是引兵去战董卓,以袁术麾下将才,还有袁家名望,此事大有可为,只是袁术错过了时机,等到后来,袁术举措失当,倒行逆施,虽然兵锋依旧强势,与刘表交手胜多败少,取豫章也是探囊取物一般,可袁术其实已经失了人心,麾下兵马已经有了外强中干之势,如今袁术连扬州本部都不能平定,却想要图谋荆州,呵呵,除非有主公为他做策应,否则袁术想要成事,乃是千难万难啊!”
“所以,嘉可断言,袁术若举兵进犯江夏,或许能得一时之利,但只要襄阳撑过月余,然后派一员上将领兵反击,袁术必然受挫,之后双方多半会成为相持之势!”
似是怕李易还有不放心,郭嘉又道:“再说了,主公不是还有准备送与袁术的那一份大礼么?倘若主公能让袁术在起兵之前亮出旗号,割据扬州,自立称王,甚至是称……嗯,届时必然天下震动,袁术一时间就算再如何风光,等天下诸侯回过神来,等长安传出讨贼诏书,袁术必定陷入四面楚歌之境,能保全九江一地已是天大造化,至于说荆州,将再无半点危险……”
李易听了郭嘉的讲述,差点就直接点头了。
这次如果做成,直接就把刘表与袁术坑大发了,光这种成就感让李易有些跃跃欲试,好在李易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要以大局为重。
于是,李易又道:“可是,如此一来,我如何能从中渔利呢?”
这回,没等郭嘉开口,贾诩就先说话了,而且贾诩不愧是毒士,张嘴就是:“只要刘表与袁术相争,主公可亲自提兵一万,坐镇南阳与江夏边界,届时战局一旦僵持,主公麾下兵马就可成为左右胜负的关键,真到了那时候,无论刘表还是袁术,都是有求与主公,主公是想要钱粮,还是兵甲,缺多少要多少,直接开口就是,不怕他们不给。”
“假如在主公动手之前,战局出现变化,主公也可适当透漏一些对方的排兵布阵作为报酬,呵呵……”
“而且,之前刘表与袁术交手,战绩几乎全败,已经是名声大损,如今之所以能够继续安坐州牧之位,乃是因为荆州已经太平,而州牧以仁义治下,所以,一切无碍。”
“可等到袁术再次兴兵,刘表再次损兵折将呢?,到时候那州牧之位,就算没有主公争夺,刘表恐怕也再难坐稳!”
“反观主公,还未入襄阳,就在南阳广留仁义之名,被百姓爱戴,之后主公让袁术退兵,再次扬名,后来在襄阳城中种种,荆襄之内断然不会有人敢小视主公,如今主公更是兴建书院,传下蒙学经典三篇,易数之法一片,还叫世人广传医道,这些皆为圣人之举,主公与刘表相比,有如皓月之于萤火,主公若有意州牧之位,荆州上下必然弹冠相庆啊!”
李易情不自禁的用力握紧了拳头,虽然贾诩的建议相当的无耻,拥兵自重,两面三刀,最后渔翁得利,种种手段都非常不光彩,可不得不说,这样的安排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李易的收获,甚至,李易还有机会提早入主荆州,这个诱惑简直不要太大。
而李易在这场布局前期需要做的,只是忽悠袁术称帝罢了,李易对于此事有着很大的把握。
不过,李易心中还有最后一点顾虑,道:“两位所言可谓字字珠玑,此事必然成功,只是,如此一来,是否会对我名声有碍?”
李易现在算是摸透了,名声这东西,太好用了,他宁肯在别的地方吃点亏,这名声也不能坏了。
君不见董卓名声不好,死了。
曹操屠徐州,弄臭了名声,以至于他下荆州的时候,老百姓死活都要跟着皇叔跑。
这方面都要跟着刘备学,经营一个好名声兜底,随时随地都能玩一把咸鱼翻身,生命力简直就像小强一般的逆天。
李易现在在荆州顺风顺水,不光世家对他很欢迎,就连刘表父子也是欣赏,这全都是好名声的功劳。
所以,李易宁肯放弃一些实际利益,放慢一些前进的脚步,也不愿把名声赔进去。
见李易关心名声,郭嘉轻咳一声,板着脸一本正经道:“李襄侯为救诸葛,千里奔波入虎穴,仁义无双!”
三国之化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