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此,让蔡邕对李易的态度有了初步变化。
汉室如今的颓势,蔡邕看的很清楚,特别是董卓站出来碾碎了老刘家最后的颜面,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改朝换代之事,真的不稀罕。
李易就是奔着改朝换代去的,目标明确,行事干脆果断,比较天下诸侯,李易真有成事的可能。
所以,蔡邕就动摇了,起了投靠李易的心思。
这时候投靠,只要李易事成,他绝对是排名前列,甚至是位居头一号的从龙之臣。
别说蔡邕太自信,相对于李易身边那些人来说,蔡邕虽然比他们晚了几个月,但别忘了,蔡邕有个女儿在李易手里呢,这就是优势!
反观李易那些女人,只有伏寿是出身较高的,可惜伏家看不上寻常出身的李易,所以,只要蔡邕肯,真没什么人能与他争。
圣人都有私心,就别说大儒了,从龙的名望摆在面前,蔡邕也不能淡定。
至于说对大汉的忠诚……
呵呵,蔡邕在长安被下狱之后,让他保住命的是李易,不是大汉天子。
只是蔡邕也有担忧,因为李易的底蕴实在太差了,别说跟袁绍这样的豪门比较了,就算把天下所有州郡的太守们拿出来排排站,论家底,李易是毫无疑问的倒数第一,这样想要成大事就很难了。
不过今天,看到那三篇文章之后,蔡邕就知道,李易最大的短板也要补齐了。
天下童子以李易为师,这等名望,怕不是要紫气东来三万里?
谁人还能挡得住?
想想刚刚李易要做院长,让自己给他做副手,自己居然还不乐意,蔡邕感觉后槽牙有点酸……
思绪很乱,蔡邕越想心跳的约厉害,现在不光后背,就连额头,手心中也满是满水,李易等人也感觉有些不对,蔡邕也太激动了,该不会猝死吧?
看着蔡邕斑白的头发,李易没敢碰他,给黄承彦打了个眼色,黄承彦轻咳一声,挪到蔡邕身边,轻声道:“蔡兄,蔡兄……”
黄承彦也看出不对劲,这青筋鼓的把皱纹都给绷直了,有必要这么激动么?
听到黄承彦的呼唤,蔡邕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看了李易一眼,便目光低垂,隐约透着几分顺从之意,李易自然是看到了蔡邕目光的不同,不过,他怀疑这只是错觉。
蔡邕又看向黄承彦,问道:“贤弟以为襄侯可为书院院长?”
之前黄承彦就表过态了,不明白蔡邕为何还要再问一次,不过还是点点头,说道:“襄侯才学非凡人能及,自然当得。”
蔡邕笑了一声,又问道:“如此说来,以襄侯才学做一郡之主也是绰绰有余了?”
黄承彦感觉蔡邕貌似要给自己挖坑,不过此时只能答道:“那是自然。”
蔡邕继续问:“若是一州之主呢?”
黄承彦正捻动胡须的手指一顿,眉毛翘了翘,然后有些意味深长的看了蔡邕一眼,同样笑道:“自然也是绰绰有余,蔡兄以为然否?”
屋中瞬间变得无比安静。
蔡邕微笑不语,没有再接话,不过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既然李易做一州之主都绰绰有余,那么,李易该做什么呢?
这里几人都想到了,可是李易不第一个开口,他们不敢说,也不能说。
李易这时的心情也有起了些变化,蔡邕基本上是将他的野望放到明处了,李易没想到蔡邕会如此直白,一时也有些紧张,他担心蔡邕会给他捅出去。
不过没等李易想明白呢,就见蔡邕一转身,俯首向李易拜道:“老朽自诩博学之人,略微胜过老朽之人,不过三两之数,可如今方知其实不及襄侯万一,老朽惭愧莫名,所以,今后愿以襄侯为主,任凭襄侯驱使,还望……主公莫要嫌弃老朽年迈……”
这一瞬,别说李易,就连黄承彦父女二人都惊呆了。
在他们看来,以李易的手段,软硬兼施,叫蔡邕乖乖卖命是没问题的,可是,蔡邕开口喊了一声主公,这就实在是出乎意料了。
三国之化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