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梧哈哈一笑,说道:“不瞒天王,这是我偶然得到的妙法。只需用一斤粗盐,就能制作五六两精盐,并且成本十分的低。”
晁盖、吴用听了,都是吃惊不已。
要知道在宋徽宗之时,其他的地方暂且不说,单说京东这一带,粗盐的价格最低都在二十文一斤,最高则要四五十文。
而那最等的精盐,每斤都在百文以,普通百姓根本消费不起。
这还是山东自古就有鱼盐之利,其他地方还要更高。
晁盖等人买卖私盐,一斤粗盐只需要十文左右,并且利润十分可观,便是里头掺了沙子石子,也远没有官盐丧心病狂。
如果真像徐凤梧所说的,一斤粗盐就能得五六两精盐,并且成本还不高,那绝对是有着巨大的利润。
晁盖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敢问徐寨主想怎么合作?”
徐凤梧说道:“我想从天王这里购买粗盐,然后在梁山制成精盐,再以合适的价格卖给天王,由天王自己拿去售卖,如何?”
随着时间越长,梁山的百姓会越来越多,除了安顿百姓、训练喽啰外,以后还要打造兵器铁甲、战船弓弩,这些都是要花大价钱的。
如今梁山虽然有商客的买路钱,有周围村寨的孝敬,还能时不时的打劫恶霸劣绅,每个月的收入都十分的可观。
但徐凤梧却不能盯着眼前,也从来不会嫌钱太多,因此这暴利的食盐买卖,他肯定是要掺和一脚的。
如此一来,身为京东大盐枭的晁盖,自然是最好的合作对象,并且这对于双方来说,乃是一个双赢的合作。
徐凤梧相信,晁盖是没有理由拒绝的。
果然,就见晁盖略一沉吟,然后就一口答应了,毕竟这等色白味正的品精盐,就是运到东京汴梁,那也是不愁销路的。
这大宋朝,底层的老百姓的确穷苦,可边的人却富得流油。
随后双方又协商了一番,晁盖就以每斤五六文的价格,将手里的粗盐卖给徐凤梧,等到制作成了精盐之后,再以十倍价格出售给晁盖。
对于徐凤梧来说,将粗盐制成精盐,不过是消耗一些人工和柴火,耗费是相当的小,但得到的利润却十分巨大。
而晁盖以五六十文一斤的价格,从徐凤梧这里收购精盐,就算卖不到一百多文,卖个八十、九十一斤,那也比粗盐的利润要大。
双方商量好了合作之后,也没有签订什么契约,双方都是江湖大佬,讲的就是一个一诺千金,不会做那种昧良心的事。
其实除了精盐之外,徐凤梧手里还有白砂糖,这玩意儿比精盐更贵。
要知道此时所谓的砂糖,都是红中带黄,又或者发黑的赤砂糖,即便是岭南的白砂糖,那色泽也都是发黄的。
就是这种品质的砂糖,那都是十分珍贵的,只有权贵土豪才能消费得起。
徐凤梧却知道如何制作白砂糖,只需将甘蔗汁熬成黑色糖浆,等其凝结后倒入一个瓦质漏斗中,再用黄泥水从边淋下,黑渣从漏斗流入下面缸中,剩下的就是白色糖霜。
这是明代的黄泥水淋脱色法,所得到的白砂糖非常洁白,放在北宋绝对是独树一帜,并且不存在任何操作困难。
当然,关于白砂糖的买卖,徐凤梧打算亲自运作,他对晁盖的印象很好,但也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现在的梁山还很弱小,虽然现在胜了官军一阵,却还没法跟大宋比较,所以徐凤梧需要大把的钱财,让梁山实力尽快壮大。
这样,徐凤梧才有信心自保,甚至打下一份家业,给山弟兄们一个交代。
不然的话,就算能够讲一时的义气,但终究还是要面对现实,尽管梁山吃穿不缺,但不能当一辈子土匪啊。
就看原著中的宋江,他要是不把招安挂在嘴边,秦明、关胜、呼延灼这些朝廷武将,哪一个愿意鸟他?
宴席过后,徐凤梧将晁盖、吴用送下了山,想起原著中的这两人,只因为劫了蔡京的生辰纲,就舍弃家业山落草,不知道以后会怎样呢?
水浒:现在开始,梁山我说了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