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款上世纪生产的步枪,他们的原形枪诞生的时间比德国的98式步枪还要早,老毛子的东西的确是坚固可靠,而且结实耐用。虽然苏军现在已经开始换装SVT这种半自动步枪了,但相比于财大气粗,已经大规模换装的美国人,德国和苏联军队对于半自动步枪的列装范围相比于双方几百万的军队来说的确是显得渺小。
德国人的没有快速换装的原因第一是二战前的大规模扩军,兵工厂生产线腾不出来,还有一点就是高层对于这种武器的认识不足,并不感冒,加上毛瑟等老牌兵工厂并没有实用的半自动步枪设计,根本就没有什么条件存在。
早在马克沁机枪发明的时候,欧洲人就不感冒,认为培养一群神枪手就能挤掉马克沁机枪了,而这个时候站出来的是德皇威廉二世,他第一批为自己的近卫队装备了马克沁机枪,之后德军才开始大规模列装机枪。
但是马克沁机枪的原形枪1883年就发明了,但真正出名的是1905年的日俄战争,最终要的到1914年爆发的一战中才封神,索姆河一战,让数百万英法联军付出了血的代价,同时也让战争越来越惨烈,也让士兵成为了廉价的消耗品。
第二个就是半自动步枪的不成熟,真正成熟实用的德国半自动步枪要等到40年才开始成型。39年到40年这段时间里面,德军充分证明了闪电战这一战术的成功,相比于士兵手里的步枪,怎么研发出更先进的坦克和装甲车辆才是重点,等到美军和苏军开始换装的时候,德军才跟上步伐。
而且提出的要求很操蛋,不能在枪口上开孔(只能使用枪口集气装置),枪身上不能有活动零部件,如果自动装置损坏或失灵,要能切换成手动模式。对比同期已经列装的SVT38或者美国的M1加兰德,德军对于半自动武器的性能要求简直可以用奇葩来形容。
在这样“坑爹”技术指标要求下,造出了当时性能完全落后于时代的G41(M)和G41(W)笨重,(近5KG的重量),动作不可靠(枪口的集气装置非常容易出故障)还不能换弹匣!这种从设计到生产就已经落伍的半自动步枪,注定不会受到部队的青睐。
最终G41步枪毛瑟和华尔特两家工厂的总产量加在一起也不足15W只。相比于生产120万支的MP40,这个数量的确是不太显眼,毕竟比起能速射的冲锋枪还有日益缩短的作战距离,半自动步枪的确是不太适应德军的作战环境,他们更喜欢能快速杀伤敌人的速射武器。
第三点就是德国的武器设计师有一位神仙一般的存在,雨果·施迈赛,这位在伯格曼公司初级设计员于1915年发明了M18冲锋枪,这是他的第一款武器,作为开启了冲锋枪时代的男人,MP18这种喷吐火舌的“手持微型机枪”一度令英法士兵闻风丧胆,被称为“子弹喷射器”。
之后他又研发出了MP28和MP38冲锋枪这款神器,而MP28正是日本的百式冲锋枪的原形枪,虽然德国因为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并未装备,但在其他国家却成为了经典。英国人也在二战爆发后大批仿造,生产了大约10万支山寨版,并将其命名为“兰彻斯特”冲锋枪,直到1970年还在生产。
但真正让他成为武器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的还是MP43,他是之后还有一个名字STG-44突击步枪,是现代步兵史上划时代的成就之一。它是首先使用了短药筒的中间型威力枪弹并大规模装备的自动步枪。
最开始的时候,因为43年之后德军的后勤压力越来越大,为防止喜怒无常的元首下令停止该枪的生产,施迈瑟假借了冲锋枪的命名方式,向上汇报称其为MP43式。然而实际上,因为该枪使用了不同于冲锋枪的弹药,被视为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突击步枪。
可是在德米扬斯克口袋阵中,熬过了寒冬的骷髅师装备了这款武器,突围中,于中远距离的强大火力深深震撼了苏军,然后顺利突围。MP43的出色性能受到德军前线部队的好评,一致要求增加产量。
亮剑之后勤部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