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间吴天华提及楚家的境况,楚云海说起他家是个大家族,同时也是军人世家,自清朝中叶起,家族里每一代都有不少人在军中效命,族中甚至有人官拜总兵之职。到了近年,更是英才辈出,几大派系的军队中高层中,均有楚家人活跃的身影。
吴天华有心抬举对方,就说:“楚兄乃保定军校出身,自是族中翘楚。即便今日龙潜深渊,想必来日终有一飞冲天之时。”
楚云海闻言神色略微黯然,道:“族中翘楚四字,我可当不起。不说别人,我的一个族弟,名叫楚云飞,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生,现年2岁,已经是晋绥军9师35团的团长,如果不是资历浅,这两年就该升旅长了。”
喝了一口酒,楚云海接着说道:“本来我辞去军职后,我这个族弟力邀我去晋绥军发展,我当时也是心灰意冷,所以没有答应他。”
吴天华赞道:“楚兄如此推崇,想必他也是个好汉子,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好好结交。”
又道:“楚兄,我冒昧问一句,你究竟因何离开部队?”
楚云海苦笑一声:“当年我在中央军,奉命'剿匪'。我认为日寇正在卧榻之侧虎视眈眈,国人不该内讧,应该联合起来枪口一致对外,所以一直剿匪不力。上头大为恼火,拼命给我施压,于是我干脆甩手不干,回家种红薯去了……”
谈起往事,楚云海明显兴致不高,说得语焉不详。
吴天华见对方不肯细说,也就不再打破沙锅问到底。
双方谈兴正浓,这顿酒一直喝到了夜里11点,这才约定明日一早,一同去郊区的吴家庄跟护庄队成员见面。
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