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周瑜知道,孙策的志向从未改变,可亲口听孙策说出来,还是令他更加安心。只是普天之下,将天下苍生挂在嘴边的,又何止他孙伯符一人,而古往今来,又有几人真正做到扶大厦于将倾,力挽华夏倾颓之狂澜。并非他信不过孙策,只是如若他们对时局的理解不同,做事的出点便不同,又怎么能够做到君臣合和。想到这里,周瑜问道:“敢问孙少将军银枪欲指何处?”
孙策的指尖在周瑜摊开的羊皮卷地图上逡巡了一大圈,才重重落在了“吴郡”这个点上,他抬眼望着周瑜,一脸赤诚道:“先前朱治将军打下吴郡时,许贡并没有死,而是败逃至吴郡北部的山林间。昨日斥候来报,说许贡投奔附近的山贼严白虎,想要借其手中的贼众兵夺回吴郡。我的母亲弟妹皆在姑苏,我不可能让吴郡再有丝毫闪失。”
周瑜点了点头,笑道:“江东之地山越匪患众多,剿灭匪患,令我等用兵无后顾之忧,当为上策。只是,若只想收剿匪患,怕不足以共图大计。”
孙策瞥了一眼面带笑意的周瑜,咂了咂舌道:“我还怕空谈大志会让你觉得尽是虚言,没想到你竟等着听呢?”
周瑜敛了笑容,正色道:“我未与你玩笑,此事关乎你我一生功过、两族声名,若不慎重考虑,我便不会出山,辅佐于你。古往今来,因为志殊而道异,分道扬镳的君臣不胜枚举,割袍断席的兄弟亦不在少数。你我虽相识于微,我却并非一定要归于你帐下,若你所作所为缺乏深谋远虑,我宁愿一辈子当个小县令,或者隐居山林,或许还可保全你我相交之谊,省得他日君臣不合,再闹出诸多乱子来。”
孙策明白周瑜所言在理,又将手点在地图上的“豫章”、“舒城”和“江夏”三处:“并非我无远虑,只是你知道我这个人,凡事若不是即刻可成,便不愿宣之于口。曲阿一战后,刘繇部虽然瓦解,但他本人却逃至豫章太守华歆处,若听而任之,恐成后患。而庐江为你祖籍,也是我夫人和小姨子的故乡,如今被袁术派故旧刘勋占据,对你我多有掣肘,我也打算伺机夺回。此外,刘表占据荆州,拥兵于长江上游,对我亦是威胁,加上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我必讨伐之。”
周瑜沉吟半晌,不置可否道:“豫章、庐江自需夺取,荆州也应从长计议。只是敢问少将军,这之后呢?”
孙策一愣,定定地看着眼前巴掌大小的地图,倒像是看着万里山河,他沉吟良久,照实说道:“再有,就是像当初我们在寿春谋划的那样,寻机将乔将军接来江东,再与袁术那老儿一刀两断,恢复向朝廷纳贡这之后的事,我的确未曾想清楚。”
周瑜正正衣襟,一字一顿道:“如今汉室已倾,群雄并起,袁绍与公孙瓒逐鹿河间,曹操、吕布与刘备操戈中原,李傕、郭汜进据长安,与西凉马腾、韩遂火并。刘璋与张鲁争夺益州,刘表据荆州而自重,袁术据于淮南,亦在图谋中原。即便你坐拥九州东南一隅,也不过为一州郡长官,可眼见汉室衰微,必将为强侯所胁。这几位诸侯皆非高风亮节之辈,亦无真心匡扶汉室之志,哪个能让你心服口服,俯称臣?如若此人不能以天下苍生为重,便又会如当初董卓专权一般,令群雄讨而伐之。如此周而复始,天下何以平定,苍生何以安歇?”
孙策闻言,起身半避席,对周瑜深深一揖:“我愿真心询问匡定天下之道,请公瑾不吝赐教!”
看着拜倒在眼前的孙策,周瑜却没有上前搀扶,而是语气严肃地问道:“你真想好了?一旦选择了这条道路,前途便是万分凶险,再无回头路可走。”
孙策再拜,指天誓日道:“你的志向与我一样,只是我未曾想明其中缘由,哪里有什么后悔可言。”
伏锦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