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在这之后几年里,桑塔纳这种做工粗糙的车型,很快便在欧洲市场被其它车企挤压的失去了生存空间,截止1988年,桑塔纳在欧洲市场停产,面临被更新换代。
可是西方不亮东方亮,桑塔纳在华夏意外的取得了成功,也成了这个车型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华夏国内也没有亏待大众公司的期待,很快就给他们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桑塔纳是在83年时才正式进入华夏的,到85年初建立起完整生产线并投入量产,桑塔纳在此后的3年时间里,在华夏国内直接开启了“狂飙”模式,它在华夏国内一共售出了200万辆,也就是说,不算成立初期,从85年到88年这三年时间,平均每年,它的销量就将近70万辆,平均售价20万一辆的桑塔纳成了国人对于“豪车”的最初认知。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款车并不是豪车,在国外它只卖4万,而到了国内就暴涨到20万,这中间很大一部分利润都被德国车企给拿走了,只留给了沪海大众汽车厂一点汤汤水水。
而且,沪海汽车厂还要承担非常大的风险,因为桑塔纳的很多零部件都要花费外汇从国外采购,由此可见,沪海大众这家合资公司最初连一点自主能力都没有,基本上是通过从德国运送轿车散架到华夏进行最后一步组装,沪海汽车厂在其中起到的技术作用非常有限,国产自主化能力也非常低,一直要到90年代初时,才将国产化提升到70%。
叶明不知道的是,当初,合资项目被批准时,上级批给沪海大众的生产指标为8.9万辆,这些8.9万辆的散件需要花费8.9亿美元的外汇。
将这些散件组装成完整的车辆需要的时间,最初的预计是要七年,在这七年时间里,如果桑塔纳的国产化率仍旧没有提升,仅凭国内的外汇储备来购买散件组装桑塔纳的方式将无法再继续,合资公司也只能关门大吉。
但事实证明,桑塔纳还是在华夏打开了市场,成为了万众瞩目的“豪车”,沪海汽车厂的国产化也提升到了国内能承受的地步。
军工霸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