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超小超大

第240章 咋咋呼呼的小日本 (2-1)

倒是在现代看过些文献资料,说是张汉卿对于郭茂宸,甚至远远超过了些老师的感情……

除了对他才学和能力的肯定之外,必然还因为两人的脾性正巧互补弱点吧——

漠然无声地走向刘润川安排好的营房,姜诚再次看了一眼还在传出一些琐事争吵的郭茂宸营房,苦笑摇了摇头。

然而他们刚躺下,就听到一阵乱哄哄的枪炮声!

他们从奉天出发是上午,经过行军,领取装备等等差不多到午后时分,而刘润川招待他们喝大酒聊天,这会子差不多接近太阳落山的时候了。

身在北大营又是老朋友刘润川的地盘,姜诚他们心情放松自然多贪了几杯,现在一个个头晕目眩,都想歪七扭八到通铺上呼呼大睡……

谁能想到,咋会现在这個时候,有如此杂乱密集的枪炮声。

原本都是迷迷糊糊的学兵们呲溜一下都跳起来了,纷纷提裤子拿枪,飞也似的都跑出来了。

“哪里打枪?”

“他妈的干起来了吗,是谁……”

学兵们大吵大闹地冲出来,纷纷交换着目光甚至有几个性子急的热血青年,竟是拉栓上膛,打算跑出北大营看情况了。

“乱什么?”

此时郭茂宸和张汉卿等人也从营房里跑了出来,手上各自拿着武器——

“原地集结别动!”

郭茂宸大吼一声,立时转身正要小跑去询问状况;却没想到刘润川居然过来了:

“别乱别乱!没啥大不了的……是他妈的柳条湖那边的小日本子又生事呢。”

听到他的话,姜诚心里猛地咯噔了一下!

我靠,柳条湖?

熟知历史的人怎不知这个地名?

转瞬神色就紧张起来,甚至没管郭鬼子,他就抢先开口了:“他妈的,柳条湖的小鬼子是干啥?”

“不会是搞什么劳什子演习的吧……”

九一八之前的数月,小日本围绕着奉天和北大营一直在进行所谓的演习——

后来就真的打起来了。

刘润川回望他无比紧张的神色,反而剔着牙带着些嘲弄一笑:“哎呀飞澜你这是紧张个啥呢,这帮鬼子成天这样。”

“柳条湖那边挨着南满铁路,有个不算小的鬼子兵营。整天就他妈跟枪枪炮炮不要钱儿似得,隔三差五给突突一阵。”

姜诚眉头深锁。

看着他越显凝重的样子,刘润川也不笑了,拧着眉头回望他:“咋了老弟?鬼子搁自己地盘打几枪闹着玩,用不着这么紧张的吧?”

姜诚脸色骤然深沉:“刘哥,不是咱非要较这个真!在东北,甭管搁哪儿都没他们的地盘,是咱自己人的。”

刘润川愕然看了他一眼:“那,那咋?可咱也管不着啊——地是咱的,可目前为止都是本子的属地,连孙长官和大帅也不让生事。”

他说这话的时候,郭茂宸却把饶有意味的神情转向他来。

就好像在说:我倒是要看看,你小子还能让日本人乖乖听话了。

“都看我干啥?连大帅都不让生事,我还咋?多此一举跟鬼子们玩玩去?”

姜诚故意翻个大白眼,“再说了,我也不是总指挥,还能把大伙带出去跟鬼子玩呢?”

此时,他的目光更是多了几分兴致。

先是游移向远处集结好的两百多学兵,旋即插着双手斜睨姜诚:“不妨说说看。”

当然知道他这是在激将,姜诚却还是低眉,露出几分略显得意和自信的笑容:

“郭教官,既然咱是出来游学和实战的,也不一定非得到了郑家屯再开始吧?”

“您之前在战术课上,不是拿古代经典战役给我们讲过……调虎离山和火烧连营吗?”

一番话说罢,所有会意的学兵,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

深夜。

就算到了六月中旬,奉省郊外此时还是挺凉的。

柳条湖附近的关东护路军的军营,已经渐渐陷入了沉睡中。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特种掠夺枪王 连载中
特种掠夺枪王
济源
[[【A级签约作品:特种掠夺枪王】热血军旅一切从特一开始!“如果需要,我将为国效忠!如果必要!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一声声嘶吼响彻在江洋的耳边。(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11.2万字6个月前
朕有一位武姓皇后 连载中
朕有一位武姓皇后
霜华矢
朕的皇后好像有点太厉害了,不仅兼涉文史有治国之才,善于心计且心狠手辣! …… “那个什么,朕想问一下,朕现在废后还来得及吗?” “陛下,你在说什么呢?”从龙床上传出一句喁喁细语。 “没什么,没什么,朕正在向大家夸耀朕有一位绝好的皇后呢!”
13.6万字4个月前
天下商魁 连载中
天下商魁
酒时衣
这是天元商帮、六湖商会统治的九州世界。 这里有商战、有恩怨,也有开辟和雄胆! 且看偏远闭塞的西部世界如何走向九州。 季牧如何以牛羊起家打造一个商业帝国。 一切,先从太学说起。
130.1万字4个月前
大常侍 连载中
大常侍
怵惕
汉末宦官乱政,张让为十常侍之首。 张奉,张让之子。 身为太医令,他治病救人。 曹操有疾,袁绍抑郁,袁术脑残,董卓要死... 身为大常侍,他匡扶大汉。 宫里听他的,宫外也是听他的,整个大汉都得听他的!
15.0万字4个月前
寇明 连载中
寇明
平衣笠守
崇祯九年,大明王朝风雨飘摇。 山东登州府的海外小岛上,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左三思搭起了戏台。 在之后几十年里,他将以山东巨寇的身份和刘泽清、周廷儒、吴三桂、李自成等或奸或忠,或怯或勇的人物一起,将崇祯年间这场大戏唱毕。 你要问这左三思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看起来和常人也没什么不同。 可能有些什么不同,那就是他不愿意跪着。不论是满洲人,还是朱皇帝。 扶不住的墙就砸了它。在大明朝的碎瓦废砖间,他将建起新的
16.5万字4个月前
手眼通天 连载中
手眼通天
暗形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150.1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