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车厢的座位坐满了人,过道内更是堆满了大大小小的行李。
他大概盘算了一下哥几个的座位——
似乎还真是,每排左右两行的座位各一人。
这么巧合的安排,说郭鬼子不是故意的他才不相信。
“小哥,你是当兵的吗?”
坐在姜诚对面的年轻人跟他搭话了。
自己穿着学兵的未挂衔制服,特征还是挺明显的。
“哦,当兵的。”
姜诚若有所思地应了一句,脑子里正在过南满道的运行和沿线各站。
不比上次参谋部安排的军列,民用的列车运行速度要缓慢,而且从奉天到山海关,沿线经行的各站肯定都要停……
那么加上这些时间,他们到山海关车站最少得用时三天。
要知道车站距离山海关可有一段距离,急行军都得数小时。
再加上郭鬼子定的集合地点,似乎并不在山海关,而是在……
他正在脑子里过山海关周边的地图,并再次确定集合地点的位置时,对面的那年轻声音突然高了几分,仿佛是怕他听不清似的:
“小哥,就算你是当兵的,这行路还是小心一点的好,出门在外的。”
嗯?
被他的话语骤然拉回了注意力,姜诚一怔:“什么?”
他这才注意到年轻人穿一身中山装,应该是个学生,大概二十左右。
仿佛是注意到他骤起的戒备,年轻人拧了拧被左右旅客挤得酸麻的手臂,笑了笑:
“一看你们这就不是经常出远门的人,东西还能乱丢在过道上啊?”
姜诚捂脸苦笑:“那你这应该是总出门子的了——”
“咱也不把要紧东西往铺盖卷里塞啊!”
年轻人对他又是笑了笑,大概是因为无聊,也可能是因为年纪相仿,他俩攀谈了起来。
这小伙今年20,名叫孙正楠,跟他同是新民老乡;今天到奉天坐车是要去京城读大学。
一听是老乡姜诚乐呵了,而且民国年代的大学生可不得了,各个都是值得拉拢自己门下的人才。
他俩便开始了天南海北的聊,从时局到新民建设等等聊了一个遍。
“小哥你是不知道,新民新上任的那个守备官可了不得,到处搞建设,还让部队修路等等……新民的老百姓现在可崇拜着呢。”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