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心里都明白,是人们被太阳晒,并不是人们去晒太阳。再牛的人也没有这等本事,不被太阳晒焦了是万幸,哪敢去拿着太阳去晒呀!“看医生”本来之意是生病了才去看医生。可是从其字面也可以抽象地去理解成,生了病,找医生医治。没生病,找医生聊天。由此推论,人们是否这样理解所认为的“公元前4500年”是指“前”公元4500年”呢?!倘若公元前4500年不是以这种涵义,那么公元前4500年就是从当代往前推至“公元”前4500年时正好是人们所讲的“公元前2500年左右”。
而这时期正好符合“伏羲”存在之迷。在古老的神话史中流传着伏羲风姓名太昊,于公元前4500年统一了华夏九大部落。而很多官方以及民间史料多半不一。根据史书记载,炎黄时期是公元前2500年前后。依殷历个人低见,觉得伏羲是生活在炎黄时期的可能性比较有可信度的。
“公元”原叫基督纪元,是全世界所有基督教国家的通用纪年法,是为了纪念耶稣的。后来,被世界多数国家所认可,于是全世界的国家公认耶稣诞生的那一年是公元元年。公元纪年法由此而生。逐步被全世界各个国家通用并共用。古老的天朝也于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决定决定了通用全世界无国界之分的公元纪年方式的制度。伏羲统一华夏九大部落距离公元1949年正好相隔四千五百年左右。所以说,伏羲于公元前4500年左右统一了华夏九大部落。假如是人们心里所想的那样的话,公元前4500年也就是前公元4500年了,由此推论,今年并不是公元2012年,而是公元6513年了的。
故此,殷历斗胆地去认为,人们一直将“前公元”混淆成了“公元前”,好比“晒太阳”一样。其实,人们认为的公元前就是前公元。公元前4500年就是炎黄争权时期,也就是“公元前2500年”。如果是公元前的4500年的话,那么史书该把“公元前4500年”写成公元前6500年了的。
殷历几次用计算法来验证了这样的说法。因此,两个"伏羲氏"同字同音不同实。
“你胡说八道,非事实也。”潘岩接受不了殷历的话,他始终认为华夏文明的种子是伏羲种下的,不是殷历所讲的一样。
他已经丧失了理智,身体开始发抖起来,殷若见状,忙挡在了殷历的身前,她知道,激将法已经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这群人即将露出庐山真面目了!
时空里的万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