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期流传,白莲教的组织和教义在元代起了变化,戒律松懈,宗派林立。一部分教派改奉弥勒佛。至大元年,朝廷忌白莲教势力过大,下令禁止。经庐山东林寺白莲堂主僧普度奔走营救,白莲教才在仁宗即位后恢复合法地位。及至至治二年,其活动又被限制。此后许多地方的白莲教组织对官府抱敌对态度,外加其信徒多为下层群众,故当前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时,一些白莲教组织率先武装反元。红巾起义领导人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邹普胜等都是白莲教徒,他们以明王即阿弥陀佛出世和弥勒下生的谶言鼓动群众,产生很大影响。”
“至于本朝,历来是严禁白莲教的。洪武、永乐年间,川、鄂、赣、鲁等地多次发生白莲教徒作乱,教义、仪轨颇多歧异,信奉的神极为繁杂,有天宫的玉皇、地狱的阎王、人间的圣贤等等,最受崇奉的是弥勒佛。各教派撰有自己的经卷,称为宝卷。朝廷认为这些不同的教派实际上仍是白莲教,民间也笼统地称它们为白莲教。”
“在南宋,由于白莲教在总体上还未脱离正统佛教窠臼,因此还为统治者所容纳。前朝,由于教内各阶层人群所处的地位不同,追求目标也就发生了明显的分歧。一派以茅子元正宗流裔自居,在宗教学说及其实践上,继承茅子元的衣钵,政治上和元统治者合作另一派则完全背叛茅子元倡教宗旨,与下层民众运动相契合,走上了反抗元朝廷的道路。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元朝政府强征民夫堵塞黄河失口,引发了全国规模的白莲教作乱。起义军以“弥勒下生,明王出世”相号召,受到不堪元朝统治的广大民众的积极响应,迅速席卷全国。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太祖率军攻入大都推翻了元人朝廷。”
说道这里,高函深深的看了朱由检一眼,他不知道此刻朱由检问这个问题是个什么意图,自己对白莲教的东西,似乎了解的多了一些。
“太祖深知白莲教造反的意义,在自诩“大明王”登基称帝后,立即颁布取缔白莲教的禁令。但是,白莲教却并未因此而全然敛迹,经过元朝末年的南北融合之后,反而出现了暗地流传的盛况。而本朝开朝以来,白莲教徒起事造反几乎接连不断。天启年间就有有徐鸿儒、王好贤带领的作乱,不过很夸就后被山东巡抚赵彦、登莱巡抚袁可立等镇压剿抚下去。”
“而臣在山东协助平定孔有德作乱的时候,也适逢遭遇到白莲教人作乱,不过朝廷大军一到,这些妖魔鬼怪就如同雪后晴日,立刻就消失得干干净净,天下太平了!”
朱由检听着高函在这里巴拉巴拉的说着,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来,不过,刚刚君臣相谊的气氛依然在,倒是没有多么尴尬的意思。
“关于白莲教的教义,我是知道一点点的,不过,我对这个不大关心,朕乃是堂堂大明天子,关心一个邪教的教义作甚,朕知道,他们不满意朕,不满意朝廷,是因为朕做的不够好,还是他们一贯如此!”
“这个和陛下没多大的关系,这白莲教这种邪教,离开就是造反起家,靠着蛊惑百姓造反而从中获益,他们不管是那一朝那一代,也不管在朝廷里的那位皇帝是昏君还是明君,他们想要造反,依然是有着无数的理由的!”
“那朕只知道,他们是一些什么人,然后剿灭镇压他们就是了!”朱由检点点头,“高卿,你知道他们教派的组成是那些人,其中又分那些教派么?”
高函想了想,回到道:“白莲教教徒主要特征是烧香、诵偈,也就是所谓的宝卷,信奉弥勒佛和明王。他们的经典有弥勒下生经、大小明王出世经等等,为了适应底层百姓白天劳做的实际情况,白莲教徒多是“夜聚晓散”,愿意入教的人不受任何限制,不分贫富、姓别、年龄,男女老少只要愿意均可加入,“男女杂处”。到了本朝,白莲教逐渐在教理方面趋于完备,教义也更加体系化。”
盛明天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