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终于吃不住劲,率军退却了。
事情就这样结束了,自崇祯二年十一月起,皇太极率军进入关内,威胁京,沿途烧杀抢掠,所过之地实行屠城,尸横遍野,史称“己巳之变”。
……
一年过的真快啊!
在北港的宅子里,翻看着从京里来的这些邸报,高函有些百无聊赖,这场战事的结局,他早就知道,甚至连现在还在狱中的袁崇焕的下场,他也知道,只是这些事情,与他何干。
后金进攻京师的时候,他出兵皮岛,当初皇帝询问袁崇焕平辽策略的时候,袁崇焕就是四个字:东江,关宁。
皮岛就是东江镇,他海外镇抚司帮着平了东江,也算是大功一件吧,大家所处的位置不同,所干的事情不同,做好自己的本份就好。
高函一直认为自己将自己的份内事情做的相当不错,袁崇焕这个人,他不想评价,如何重用也好,处置也好,那是皇帝的事情,他不是皇帝,不用操那个心思。
平定东江的报捷文书早就报到了朝廷去了,不过到今为止,朝廷那边迟迟没有回复,想来是年底摊上了这么大的事情,朝廷上下暂时没有心思来处理这远在边的事情了,不过等到后金大军退却之后,这些事情摆在台面上,朝廷终究是要有的个答复的。
皮岛那边,偶尔有消息过来,那程京溪自拿下皮岛后,一直没有松懈,皮岛上的大军如今已经差不多彻底掌握在他手中来了,想来如今已经年底,大军行动不遍,来年开春,想必就是他皮岛东江军带线身手的时候了,有这么一支敌后游击队在后金饶后院里,后金饶日子,怕是没以前那么好过了。
我该干点什么呢?
高函很是无聊,无聊到他都有心想回一趟京师了,鞑子们在城外和大明兵马打个昏地暗,他都有些担心镇抚司在城外的那些庄子还有庄子里的那些镇抚司家眷了,虽然他知道肯定形式不好,孙玉林就会将城外和海外镇抚司有关的热撤进城来,但是,一直到现在没听到个准信儿,他也有些担忧不是。
北港现在有不少商铺在这里开张了,算不得繁华,但是绝对不上萧条,眼看着年关将近,镇抚司的官兵们手上也不缺钱,而数万新移民而言,这是他们到了自己新家的第一个年,稍稍体面一点,热闹一点过,那是绝对没错的。
这对于商家来,就是商机,而在前期,四海商行大量的投入购买的生产生活物资的行为,如今也是堪堪停止了,移民们赶上了最后一季作物的守城,虽然不能是丰收,但是在镇抚司免收三年田赋的政策下,这些收成作为来年的口粮,那是绰绰有余的了。
手里有粮,不用交税,生计不用发愁,又是冬歇的日子,移民们大多的年轻力壮之辈,那么,如何的赚点钱,让家里的日子更好过一点,就成了他们的当务之急了。
北港的基础建设还是不少的,海外镇抚司真心将这里当作自己的大本营打造,各种城防设施,只要有人力,有的是可以建造的攻城,而民政衙门请人做工,也不是一味的压榨他们,工钱也给的足,以至于冬歇的这段日子,每在北港干活的人,都有数千人。
既然发了工钱,自然这些饶衣食住行,民政衙门这边就不会再管了,这些新移民们领了工钱,少不得在北港消费一番,吃喝是事,买几块花布,回家拿会给女人们做点新衣裳,或者是割点肉食,买点零嘴,带回到家里,那是一家老都欢乐无比的事情,对这些大半年前还一穷二白的移民们来,在北港的这些日子,简直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日子了。
有需求,自然就有供应。
酒楼在北港出现了,各种糕点铺子,绸缎铺子,在北港出现了,甚至胭脂铺子,成衣铺子,各种各种的铺子,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在北港冒了出来,围绕着镇抚司衙门的几条街道,已经不比大的府城里的商业区逊色多少了。
盛明天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