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之际,在内巩固人心,整饬军备,在外则调遣强军,力战解围!”
孙承宗非常实在的回答的,一点都不浮夸,这让崇祯皇帝想起当初在他面前大言不惭“五年可平辽”的袁崇焕,这让他恨的牙痒痒的。
仅仅去年一年,辽东那边的军费就花费了近五百万两白银,占了大明军费的百分之八十,他可算的上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甚至连袁崇焕杀了毛文龙的事情,他都当作没看见,他是对袁崇焕,寄托了多大的希望的啊。
可是,这满腔的希望,换来的却是后金大军出现在距离京师不到两百里的地方,花费那么多钱粮建造的防线,形同虚设,而一直到此刻,辽东兵马,居然都没有回援京师的动静,可以,他对袁崇焕当初抱了多大的希望,现在就有多大的失望。
不过眼下不是算漳时候,算漳事情,可以以后再,当务之急,得先解了京师之围,赶走后金鞑子再。
“兵部尚书王洽已经被我下旨拿问了,你来给朕做这个兵部尚书,总督京师内外军务!”
“臣遵旨!”
孙承宗跪地谢恩。
“辽东那边的兵马,一直未曾回师,这袁崇焕打的什么主意,卿家可看得明白么?”崇祯沉吟了一下,还是决定问计这个忠诚大明的老臣,这个内阁,兵部,都一致认可的臣子。
“袁崇焕或许在等待陛下的旨意!”孙承宗微微思索了一下:“鞑子来势凶猛,若靠着京营各部,以守代攻,只怕会涨敌人气焰,辽东兵马可奉旨入关,正面迎敌!”
“知道了……”崇祯皇帝微微摇摇头,孙承宗退了下去。
“陛下!”王承恩见到皇帝思索良久,连连叹气,忍不住凑上前去:“这袁蛮子数万兵马,防不住鞑子,此刻鞑子已经到了遵化,他居然还要等陛下的旨意才发兵回师,此人跋扈至此,真是不拿陛下的江山当一回事情了么?”
“你知道什么!”崇祯瞪了他一眼:“此人才干是有的,怕是他心中有计较,若是他真的如孙尚书的这样,在外有他力战,在内有孙尚书总督军务,鞑子势必无功而返。”
“奴才担心是不是他没有计较,而是担心他计较的是他自己的前程富贵,而不是陛下的大明江山!”王承恩低下头,“奴才该死,奴才多虑了!”
“你知道该死就好!”崇祯冷冷的看着他:“这种事情,不是你多嘴的,再妄议朝政,诽谤大臣,那是就你的取死之道了!”
时间进入了十一月,北方的气,已经渐渐的冷了起来,但是在琉球,却是感觉不到什么寒意。
九月的时候,九鬼诗织就在奥利维亚的陪同下,回到了宫崎城,此后每月都有一封书信到北港,一切都是按照高函给他定好的方针在做,九鬼家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虽然有些暗流涌动,但是以目前九鬼家和松浦家结媚架势,暂时应该不会有什么激烈冲突。
在江户那边,幕府新任的将军德川家光已经上任,九鬼诗织派出人正在紧密的活动着,据已经有了进展,等到幕府那边正式承认九鬼诗织的大名身份,或许有些困难,九鬼家族里有声音,希望扶持一个九鬼家的傀儡担任大名,但是九鬼诗织以铁腕的手段将这些声音镇压了下去,并扬言她可以不做这个大名,但是,这个大明必须是她九鬼诗织的子嗣。
事情大致就卡在这里,九鬼诗织是心思十分的清楚,高函对于这种事情,也无可奈何,在大员城那段时间,他没少努力耕作,可一直到九鬼诗织离开,也不曾见到九鬼诗织怀孕的迹象,这个时候,他还真希望她能怀上自己的儿子,那么,九鬼家的事情,也就理顺了。
垂帘听政的事情,也不是很奇怪的事情,一个襁褓中的大名,一点都不可笑。
岘港那边,水师的哨船,大明商人之后的暗探,没少将那边的情报传回来,荷兰人似乎对这次大员城的失败,已经捏着鼻子认了,一直没什么举动,但是高函不大相信对方是这么好欺负的,或许他们在暗地里筹谋着什么,就跟那些葡陶牙人一样,弄一支土着军队武装起来也是可能的,不过,即使是这样,高函也不怎么担心,对方的舰队所剩无几,靠着一帮土着军队和几千荷兰人,他还真畏惧对方来报复自己。
盛明天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