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我们平时也不用控制,就会以一个合适的频率进行呼吸一样!”
“除非你想憋气!”
说道这里。
张铎眼中闪过一丝狂热的神采。
“那这位王辙,他究竟是用了什么办法,才能让一台机甲中无数精密的机械结构完成协同,做出和人类一样灵活的运动?”
“这样的操作系统,大家不觉得就像是我们的小脑吗?”
瞬间。
所有人陷入了沉思。
......
病房里。
王辙也朱文元老人简单的聊了聊等离子发动机相关的内容。
不过因为涉及的到的技术储备太多,三言两句之间也说不清什么。
王辙倒也不介意给老人一点启发,反正这位老人现在也是航空航天大学的教授了,最终还是为华夏科研做贡献。
“太厉害了!”
“实在是太厉害了!”
就算是如此,老人眼中神采闪动,似乎发现了新世界一般。
以王辙的估计。
如果没有自己,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想要独立研究出机甲这种等离子体发动机,起码还要三十年。
而就算是经过自己的提点。
能少走不少弯路。
也得至少十年的时间。
换句话说。
就算军方把购买来的机甲拆了,然后试图复刻其中的技术,也得起码十来年,才能完全吃透吃下。
这也是王辙为什么没有申请专利的原因。
如果申请了专利。
可是要提交全部的生产、设计工艺的。
那样复制起来可就容易多了。
但如果只是完全依靠逆向工程,至少也得十年。
过十年。
自己的机甲早就卖出去不知道多少台,赚的盆满钵满了,说不定农垦机甲十代都出来了,谁愿意抄就抄呗,咱不在乎了!就是这么豪横!
(老作者新书,质量有保证,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
开局农机厂,我造了一台机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