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达斯汀-霍夫曼的五岁小儿子本就是罗兰的影迷,当罗兰靠过去时,那个小家伙兴奋的想要和他合照;面对马克斯这样的要求,罗兰自然不会拒绝,在摆出POS,笑脸相迎后,那个负责按动快门的达斯汀更是大笑着将这一切记录了下来。
至于罗宾-威廉姆斯?
这个和霍华德导演关系超好的家伙自然不可能令罗兰失望,在罗兰那随身携带的签名本上写下‘愿你走向巅峰’的祝福后,还问达斯汀要来了照相机,胳膊高举,以斜四十五度角的方式仰望天空,在偌大的布景板前,留下了永远的印记。
没脑子的人,混不长久的。
而能混到他们这个地步的家伙,基本上都是人精。
所有人(小辣椒除外)都知道,罗兰现在的上升速度非常的快,若是下一部《终结者2》爆了,那就算没有斯皮尔伯格那层关系,他们也能坐在一张桌上吃饭聊天打屁,而现在,只不过是把这个时间,无限制的拉近了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给罗兰方便那就是给自己方便。
毕竟,没人敢保证,自己以后,就用不到他。
实际上,只要不是互有矛盾,结个善缘这种行为在哪个地方都很通用。
更别说,他们本就是一个阵营的人!
而在绕了一圈之后,罗兰便又摸到了斯皮尔伯格那边。
简单的打了个招呼后,他便十分麻利的拿起日程本看了起来。
由于他在《小鬼当家》剧组、《终结者2》剧组里的‘彪悍’事迹早已传遍了整个圈子,所以从上到下一干人等,也没觉得罗兰的行为有所逾越,更不觉得他是在捣蛋。
罗伯特-泽米基斯的徒弟看个导演本怎么了?
在克里斯-哥伦布和詹姆斯-卡梅隆的教导之后,他怎么可能会看不懂?
如此一来,抱着日程表跟着剧组跑,那就成为了罗兰每日的工作。
…………
《铁钩船长》的叙事结构其实很简单,属于新瓶装旧酒,虽然故事很颠覆传统,但煽情的路线其实非常低龄,但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斯皮尔伯格明显知道观众想看什么,即便剧本叙事非常拖沓,在彼得-潘的中年危机方面进行了过多的描述,并且没有和印第安纳-琼斯那样,以闯关的方式推进剧情,但拍摄手法,倒是没问题的,再加上剧组成员都是有着丰富拍摄经验的大佬,所以项目推进起来,那真叫一个快。
什么叫流水作业?
看斯皮尔伯格拍罗宾和达斯汀,那就是流水作业。
前面在布景,后面再对剧本,前面景布完了,后面直接就上了。
而在各单位就位之后,摄影师和演员就动了起来,每个人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最多三条直接过,那种不NG,不纠结,不死磕的行为,真的和詹姆斯-卡梅隆,有着巨大的差距。
什么多拍几条后期选?
压根就没这一套好吗!
在全神贯注之下,三遍一个镜头,其实就已经是演员发挥最好的状态了。
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新鲜事物的激情,也是有度的;若是导演让演员不断的重复拍摄同一个戏份,除非是演员演的真的有问题,不然的话,那是非常打击演员的积极性的。
不要说什么多演几遍,我们到时候可以挑个最完美的画面。
拍商业片,完全就没有这个必要。
“这又不是要冲奖,商业片这种东西,演技在水准线以上就够了。”
“没必要弄得和史诗片一样,让演员找到最好的状态,奉献出癫狂的演出。”
“如果真的一条一条慢慢拍,那只会让电影的制作成本不断上升,而这种行为,对导演极其不利,因为你拍这种商业片就是为了赚钱,只要卖点能完美呈现,其他的东西保持正常即可,不用太过深究……”
面对斯皮尔伯格亲自传教的商业片拍摄理论,说实话,罗兰其实是有些迷糊的……
因为,一个多月前,在他拍《终结者2》时,卡车司机那家伙,还在和他强调精益求精。
好莱坞往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