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易轩直接去了皇宫,准备将此事汇报给李二。
至于是不是越级报,他可不管这些,反正他跟李纬两人不对路,自己越级了,他又能奈我何?
情形不对,他本以为近午应该散朝了,结果到的时候还没散朝,他只得在外间等着。
李二听到太监禀报后不动声色。
“众爱卿还有何事要奏?”
见底下无人再回音,再次开口道:
“那就退朝吧,宰相、各部尚书、秘书监、易群留下。”
待众人鱼贯退出,李二才笑着道:
“易轩那小家伙说有事向我禀报,涉及到城外的麦收,你们留下一起听听。”
招手让太监传旨让易轩进来。
易轩进去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许多人,有外人在,他就是不想跪也不行了。
“免了吧!说吧,是不是城外的麦子有何异常?”
“陛下,城外的麦田已到了可以收的时节,今天特来禀报,因还有奖惩事宜,请陛下确定收割的日子。”
众人听到这皆是大喜,虽然因世家粮食的降价,关内的灾情减了不少,但谁都知道,没有新粮下来,人心不可能撤底安定。
“长势如何?”
“我分辨不出,不过我底下几个管事都说长势不错,应该能有四五石一亩的收入。”
易轩话说完,就觉得数双灼热的眼神望向自己,让他的心中一阵恶寒。
“真有四五石?”
“我不懂啊,陛下,要不你亲自出宫去看看?”
“你…”
李二抬手指了他半天,愣是没说出什么,说易轩不学无术,官职可是自己任命的。
“众位爱卿与我一起,城外走一遭看看如何?”
众人当然欣然领命。
接着告罪回去换衣服,易轩等了许久,才见着李二换了身武士服出来。
到城门口时,他人早就在此等候,什么时候都一样,只有下属等领导的份。
没走几步,就到了麦田所在地,现在的麦田很好看,关中自古就土地平坦,风吹过,如同湖面的波浪,一层一层。
众人见此都瞪大了眼,如此整齐的田地,每株麦杆都是一样的高度,这是他们首次得见,自是吃惊无比。
众人对视一眼,用眼神确定吃惊的并非自己一人。
李二伸手捻开一个麦穗。
“颗颗饱满,朕还是生平仅见如此大个的麦穗。”
“臣也是,难得是每一株皆一样,并没有因为肥力不足而不同,这是天大的幸事啊。”
房玄龄作为天子近臣,捧哏的角色当仁不让。
李四恰在此间巡视,见到一群人在此,里面还有自己的司,赶紧来见礼,原本只打算躬身,只是见到当先一人时,膝盖一软就匍匐于地。
“小人参与皇。”
李二见众人穿着衙差的衣服,背后写着一个大大的农字,知是司农寺官员。
“陛下,这是小臣的属下,这段时间殚精竭虑,城外的麦子能有如此长势,有他们一份功劳。”
李四听易轩如此说,更是感激的将头磕得咚咚作响。
李二看了一眼易轩,满意的点点头,其他大臣听他如此说也皆是如此。
自古懂得推功揽过,爱护、提拔下属的人,都算是一人品德的考量,没人能看得起让属下背锅之人,但恰是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平身吧,见你的肤色如此,可知你的辛苦,待收割后,产量如较往日有所涨,朕会不吝赏赐。”
李四都快将头磕出血来了,才被易轩拉了起来,站在他身后。
易轩很无语,李四这货从他见第一面时,就没有白过,如果是怎么都晒不黑的王五在这,估计会委屈的哭晕过去。
李二有个好习惯,就是越是底层的人,他忍耐的限度就越高,且更是和颜悦色,相反对着臣子才会不假颜色。
李二见来了懂行的,就随意的问起来:
大唐:锄禾日当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